医疗纠纷:未及时书写病历无法鉴定,法官充电后判决猝死案
2020年6月30日,某市医学会医疗损害鉴定工作办公室发出不予受理医疗损害鉴定函:原告对被告某卫生室门诊病历及病人交接记录单真实性不认可,6月1日我会发函请你院调查明确,你院再次提交的6月28日质证笔录中原告对以上材料真实性不予认可,无质证确认意见。决定不予受理。特此函告!2020年8月20日,某大学司法鉴定所出具不予受理告知书:本案案情复杂,已超出我所鉴定能力。

法院观点
本院认为,本案争议焦点是被告某卫生室医生的医疗行为与刘某死亡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原因力大小?原告要求被告赔偿的相关费用是否合理等?患者刘某在自感腹部不适、腹泻的情况下到被告某卫生室就诊,被告医生在不知刘某病情的情况下,根据其自述和症状进行量体温、初步问诊、输液等,在输液过程中发现刘某出汗、口吐白沫等异常情况,随即拨打120急救,转诊至某县人民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对此,原告申请对被告某卫生室医生的医疗行为与刘某死亡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原因力大小等进行鉴定,经某市医学会和某大学司法鉴定所对刘某医疗的相关材料进行审查,鉴于原告方对被告某卫生室的门诊病历及病人交接记录单真实性不认可,无质证确认意见,又无其他直接医疗证据,导致鉴定部门不能正常鉴定而退案,没有作出鉴定意见。本案开庭审理前,审判员查阅了相关文献,咨询了相关医学专业人士,对本案被告治疗及患者死亡进行了分析讨论。据某市医疗事故争议病理解剖小组对死者刘某进行解剖以及检验报告书,该报告书对刘某尸检诊断为:“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脂肪浸润(右心室、右心房);2.脑基底动脉轻度粥样硬化,肾小动脉硬化、玻璃样变;3.两肺肺水肿;4.脂肪肝。”该报告书证明死者刘某存在基础性疾病,特别是存在心脏病,该心脏病与被告某卫生室医生输液的药物氯化钾浓度大小有影响,而被告某卫生室医生事前不知其患有心脏病,该药物氯化钾实际使用浓度与被告某卫生室出具处方单的药物氯化钾浓度是否一致暂无相关证据予以证实,也是在第2瓶输液后,第3瓶输液时刘某发生出大汗、口吐白沫等现象,虽经医生用肾上腺素和地塞米松救治以及某县人民医院救治无效死亡。且某县急救站前医疗急救病历记载:20分钟前于输液“具体药物不详”时突发意识不清。说明被告某卫生室医生与120救护医生之间没有认真交流病人刘某治疗用药情况,故认定被告某卫生室医生的医疗行为与刘某死亡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至于因果关系的原因力大小等,首先病人刘某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性疾病,特别心脏病是导致病人致死的主要原因,病人刘某以及家人在医生问诊时不能如实告知其真实病情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医生用药不当,诱发病情,加之被告某卫生室医生没有很好地与120救护医生沟通用药医疗情况,耽误医疗抢救的最佳时期,刘某经某县人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故被告某卫生室在因果关系基础上存在一定的原因力,故根据以上情况分析,酌情由被告某卫生室承担30%责任。
判决结果
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被告某卫生室于本判决生效后三十日内赔偿原告因其母亲刘某死亡的各项损失计人民币244608.35元。

笔者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