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一种常见的不可逆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说它不可逆是因为持续的气道慢性炎症最终会导致气道结构改变,由于气道结构的改变是不可逆性,导致患者的肺功能也是不可逆的。
目前有大量实践经验证明,中医治疗慢阻肺有着一定的疗效,需做到持之以恒,才可有效地缓解咳痰喘的症状,帮助患者改善肺功能。

而中医的角度认为,慢阻肺是由于受到外邪侵袭(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之气等从外侵入人体的致病因素),这样反反复复发生,使得正气虚损,久病肺虚,最终可导致多脏腑功能失调,脾、肾、心功能失调。在中医书籍中,没有“慢阻肺”这个病名的记载,中医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将其归属为中医学中的“喘证”、“肺胀”、“喘病”的范畴。
中医治疗慢阻肺的关键症状
气喘、咳嗽、胸闷、动则喘促、不能平卧、浮肿、痰多、痰白、痰粘、痰难咯、心悸、乏力等。

慢阻肺的中医用药
以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肺虚清热药为主,主要有茯苓、黄芪 、杏仁、半夏、陈皮、 甘草、桑白皮、紫苏子、五味子、白化、麻黄、桂枝、麦冬等。不同的病症类型用药有不同的组合。比如针对肺脾两虚的情况,可以用茯苓、白术、黄芪、甘草 杏仁、半夏、陈皮、桂枝、桑白皮、党参、五味子、山药、桔梗、麻黄、附子这些中药熬制成水服用。
具体的用药还需要中医根据患者个体的情况进行辩证医治,实施一人一方。

中医治疗案例
邓某,男,65岁;病史:发现慢阻肺病史10余年。
近些年每遇气候改变症状就会加重,出现气喘、咳嗽、咯痰色白质黏量多而难咯、心悸胸闷、动则喘促加重、不能平卧、纳呆、下肢浮肿、乏力气短等症状。
西医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医诊断:肺胀病
中医辨证:肺脾肾均虚、痰瘀互结、痰湿蕴肺
治法:健脾益肾、补肺益气、活血化痰
处方:茯苓15g、黄芪20g、杏仁12g、法半夏12g、陈皮12g、炙甘草6g、紫苏子9g、麻黄9g、桂枝9g、麦冬9g、五味子9g、人参9g、丹参30g、生地黄10g、薏苡仁20g、淮山药15g、苍术9g、厚朴9g、大腹皮9g,十四剂,日一剂,水煎服。
二诊:喘咳明显减轻,痰量减、能咯,喘促胸闷心悸减,浮肿明显改善,汗出轻微纳食转佳。
遂将茯苓减量至12g、薏苡仁减量至15g、去大腹皮及生地黄,廿一剂,日一剂,水煎服。
三诊:各症状已明显缓解,处方六君子汤与玉屏风散作出调理医治。
钟南山院士及其团队曾通过长达十年的时间研究没有症状的早期慢阻肺患者,发现:慢阻肺早期用药可明显改善肺功能。无论是什么疾病,都应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日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