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亿国人熬夜的真相#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而言,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严重者可整夜不能入眠。
#快问中医超能团#中医认为,失眠多为脏腑失和,气血失调所为,调理脏腑,使气血调和、阴阳平衡,脏腑功能归于正常为本病治疗原则,中医辨证施治。
由于篇幅和时间原因今天先给朋友们,分享5种不同证型的失眠经典名方
1、热扰神明
证候: 面红目赤,夜难入寐,心烦意乱,身热口渴,胸闷胀满,头昏头痛,口燥唇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燥,脉沉数。
治法: 清热通腑,清脑安神。
方药:凉膈散《和剂局方》 :川大黄、朴硝各、甘草、栀子、薄荷、黄芩、连翘、竹叶、蜂蜜少许。
2、肝郁化火
证候:不寐,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治法:疏肝泻火,清脑安神。
药方: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同时,可加茯神、龙骨、牡蛎镇惊定志,安神入眠;如胸闷胁胀、善太息者,加郁金、香附疏肝解郁。
3、痰热内扰
证候:不寐头重,痰多胸闷,恶食嗳气,吞酸恶心,心烦口苦,目眩,苔腻而黄,脉滑数。
治法:化痰醒脑,清热安神。
方药:清火涤痰汤《医醇賸义》 丹参、橘红、胆星、姜蚕、菊花、杏仁、麦门冬、茯神、柏子仁、贝母、竹沥半杯,姜汁1滴。若痰食阻滞、胃中不和者,加半夏、神曲、山楂、莱菔子以消导和中;若心悸不安者,加珍珠母、朱砂以镇惊定志;若痰热重而大便不通者,可加服礞石滚痰丸,降火泻热、逐痰安神。
4、胃气失和
证候: 胸闷嗳气,脘腹不适而不寐,恶心呕吐,大便不爽,腹痛,舌苔黄腻或黄燥,脉象弦滑或滑数。
治法:和胃健脾,化滞安神。
方药:半夏秫米汤《灵枢·邪客》:半夏、秫米、苦宿食积滞较甚,而见嗳腐吞酸,脘腹胀痛者,可加服保和丸,以图消导和中安神之功。
5、瘀血内阻
证候: 烦扰不安,头痛如刺,心慌心跳,夜不成寐;或合目而梦,且易惊醒,甚则数日毫无睡意,神情紧张,痛苦不堪,舌多暗紫,脉多弦细而涩。
治法: 理气化瘀,通窍安神。
方药: 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酸枣仁、珍珠母、生龙齿。
以上方剂是中医传承经典名方,中医治疗失眠要先辨证在根据病情,确定药量。切不能盲目照方抓药,切记!!除了以上方剂,中医治疗失眠还有针灸、穴位、按摩穴位、艾灸穴位、食疗药膳、中医养生治疗失眠方法。
我是中医付桂玲 如果你也被失眠困扰 或者对上述名方有疑惑 欢迎私信或评论区交流
关注我了解更多中医治疗失眠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