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炳凡肖相如频
导读:今天我们一起在刘炳凡先生的带领下,复习《内经》关于睡眠问题的经典条文以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内经》用对比法:壮者昼精、夜瞑,老者昼不精、夜不瞑。前者是“气血盛”而“肌肉滑”,后者是“气血衰”而“肌肉枯”。此言睡眠的自然规律之常也。
然而,在生活过程中,亦有壮者失眠,老者能睡何也?《内经》已提供了答案,壮者耗其气血而肌肉涩,老者全其天真而气道利是也。
可见失眠,除自然规律外,尚有人为因素的自我干扰,但在治疗上《内经》注意了“滑”、“涩”二字,滑者育其阴,涩者亢其阳,此阳盛不能入阴,阴虚则目不瞑之理也。
《内经》经旨已明,治病必须治人,不能纯靠“镇静安眠”以揠苗助长也。
一、概述
【原文一】
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灵枢・口问篇》)
【名家论述】
张志聪:“日暮在外之阳气将尽,而阴气渐盛,则目瞑而卧。平旦在外之阴气将尽,而阳气渐盛则寤矣,此阴阳之外内也。”
【按】
张氏之注,是根据生理情况而立言。
在病理方面,如仲景《伤寒论·少阴篇》:“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尤在泾曰:“多阳者多寤,多阴者多寐”,可见但欲寐应为阳虚的反应。
反之,如叶天士云:“多痛阳升,阴液无以上注,口干舌绛,烦不成寐,当益肾水以制心火。”宜黄连阿胶汤之属,此即“泻南补北”之法。
【原文二】
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灵枢·营卫生会篇》)
【注释】
昼精:指白天精神饱满。
五脏之气相搏:指五脏机能不协调。
【名家论述】
张景岳:“老者之气血衰,故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搏聚不行,而营气衰少矣。营气衰少,故卫气乘虚内伐,卫失其常故昼不精,营失其常故夜不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