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入伏:一年中最热的一天来了,做好这3件事防湿防寒养阳气。俗话说“三伏天热”,我们即将迎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按照传统的计算方法,是从夏至后的第三庚日到立秋后的第一庚日结束。更长,一共40天。❙初服(10天)
2021年7月11日-2021年7月20日
中服(20天)
2021年7月21日~2021年8月9日10天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19日
从古至今,我们对福田都没有好感。什么时候完结?”好郁闷,这个暑假什么时候才能过去。
不过,三伏天最可怕的不是高温,尤其是今年的40天伏特日,隐藏着漏洞,容易被忽视,影响我们的健康。今天先不提三伏天等等这些老生常谈了。以下3个三伏天养生常识,希望大家注意。
三伏防湿气:小心湿气的双重暴击!
说起三伏,人们往往会想到夏治冬病,坚持贴灸。但今年的三伏天有点不一样.有一点可能比夏天治冬病更重要:祛湿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得过冬病,但今年几乎每个人都会感受到太阴四天+长暑的威力。这是今年最重的两个湿气。按照
《黄帝内经》的说法,五脏各有邪气,其中“脾恶湿”,也就是说,脾最恶湿的是。这对脾胃可谓是“双重暴击”。
第一个致命一击:太阴四天的“湿”
2021年是辛丑年,水运不足,三气来太阴四天,我们将迎来一波寒潮潮湿的空气。
今年的三支期是从5月21日小满角的寅时(3:00-5:00)到7月22日的大树角紫石(23:00-1:00),不要别看这段时间是盛夏,但《内经》里却用“寒湿”二字来形容,很不正常。
现在三支期结束了,小伙伴们也经历了这个夏天的怪天气。这样的湿度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内经说的很清楚:身体沉重,脚肿,腹胀...水分的影响。
第二个关键一击:炎夏长夏的“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