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大热天还要“御寒”?
大家一定要注意一个事实:三伏时期人体的阳气非常旺盛,血管处于扩张状态,间质肌处于张开状态。一旦感冒,寒邪很容易趁机侵入。
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这时候身体肌肉发泄,防御力大大降低,空调冷饮也挡不住,尤其是对于身体虚弱的女性、体弱多病的老人和发育不良的孩子,防寒就更重要了比中暑。
我们常说“冬病夏治”,但反过来想想,夏日百寒,寒邪入身,而这种结果往往出现在“冬病”中.外感感冒现在很多朋友都在关注。进入地铁或空调房都会戴一条薄围巾,但很多人会忽略内心的寒冷。
夏天,气血飘浮,阳气在外,脏腑虚虚。寒邪一旦入内,很容易直驱体内而致病。那么,如何预防和祛除内在的寒邪呢?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最简单的方法,俗话说告诉你。狗季,无论是增强体质还是日常防寒,生姜都是一大宝。
要注意的是,吃姜越早越好。长辈们说“早上吃姜参汤,晚上吃姜参汤”,虽然有点夸张,但确实有道理。
姜味辛,性微温。入脾、胃、肺经。早上是阳气生发之时,7-9点胃经当令,9-11点脾经当令。这个时候吃姜可以更好的激发脾胃的阳气,还可以健脾养胃。晚上该休息的时候,要收敛一下能量。生姜吃多了会乱动阳气,对健康不利。
因此,体寒的人,尤其是脾胃虚弱、容易腹泻的人,可以在这三天的早上喝一杯淡姜水。生姜切成薄片,怕上火不要去皮,取四五片,用水煮熟,喝几口姜水,然后把姜片放在嘴里嚼36下,然后慢慢吞服,这样效果会更好。
养阳要诀:顺天
很多朋友一听到三伏就摩拳擦掌准备升阳了。阳阳并不难,最重要的原则是:随天而行。我们常说“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这时候怎么能叫“追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