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央视新闻:中国超2亿甲状腺疾病患者,网友怒道谁推行加碘盐的

常驻编辑 健康常识 2022-12-11 碘盐   甲状腺   患者   疾病   肿块   健康   甲亢   放射性   颈部   激素   中国   症状   央视   典型   食物
7Vs拜客生活常识网

有的因长期腹泻、体重下降被误诊为慢性肠炎或消化不良;7Vs拜客生活常识网

有的患者因焦虑、失眠、忧郁、月经紊乱被诊断为"更年期综合症";7Vs拜客生活常识网

还有的因发作性肢体软瘫被诊断为"周期性肌麻痹"。7Vs拜客生活常识网

对有上述症状的患者,应高度警惕不典型甲亢之可能,及时到医院做甲状腺功能检查,以便及早确诊。7Vs拜客生活常识网

甲减

7Vs拜客生活常识网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不足,导致机体代谢功能降低的内分泌疾病。大多数甲减是由桥本氏甲状腺炎引起的;其次是由甲状腺切除术后或因放射性碘治疗后引起的甲减;还有一部分是因食物中缺碘引起的"地方性甲减";比较少见的是垂体病变引起的"垂体性甲减"。7Vs拜客生活常识网

典型甲减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四肢怕冷、肤干无汗、心跳减慢、淡漠嗜睡、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声音嘶哑,进食不多但体重增加等。7Vs拜客生活常识网

简单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

7Vs拜客生活常识网

整个甲状腺呈均匀的肥大、肿胀状态,往往也会引发颈部及声带肿胀。7Vs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症状:若甲状腺肿伴随甲亢出现,通常会出现怕热、体重下降及食欲增加等症状。7Vs拜客生活常识网

甲状腺炎

7Vs拜客生活常识网

甲状腺炎分为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慢性甲状腺炎三种。7Vs拜客生活常识网

急性甲状腺炎是因细菌感染引起甲状腺化脓性改变所导致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炎性反应;慢性甲状腺炎一般为自身免疫性疾病。7Vs拜客生活常识网

甲状腺炎的发生,可能是由于身体的其他部位感染某种病原菌而传染到甲状腺去,使甲状腺感染发炎,如梅毒、肺病等病原菌。7Vs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症状:感染甲状腺炎时,初期常无特殊感觉,甲状腺机能可能维持正常,少数病人早期可伴有短暂的甲亢表现,多数病例发现时已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 甲状腺炎病患常表现怕冷、浮肿、乏力、皮肤干燥、腹胀、便秘、月经不调、性欲减退等。7Vs拜客生活常识网

另外还有一种甲状腺炎,即较少见的产后甲状腺炎。 分娩过后半年至一年内,甲状腺体开始有发炎现象,功能可能先亢进而后低下。 病发原因不明,但常常是由于母亲本身有潜在性自体免疫甲状腺疾病所造成。7Vs拜客生活常识网

甲状腺结节

7Vs拜客生活常识网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组织增生形成的肿块,大部分是单一肿块,但有时是多发性肿块的一部分。多发性结节肿在老年人身上虽然常见,但往往没有症状。7Vs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症状:当肿块长大到某一程度时,会向皮肤外突出,因此会出现患处突出的现象。由于结节内细胞或其他成份过度增生,或发生钙化、结节内出血、胶质囊状化或纤维化等,因此触摸起来可能比正常甲状腺组织较硬。7Vs拜客生活常识网

大部分的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占90%以上;少数会是恶性的(癌症) ,约占4%至6.5%。7Vs拜客生活常识网

甲状腺癌

7Vs拜客生活常识网

和乳腺癌、结肠癌的发病率相比,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相对比较低。 不过这种疾病依然不可忽视。甲状腺癌的病因未明,有的病例是癌细胞只局限在甲状腺内蔓延,有的会扩散到附近的器官,如食道、气管,亦有的会转移到骨骼及肺部去。也有可能由其他部位的癌症细胞转移到甲状腺,导致甲状腺癌。7Vs拜客生活常识网

保护甲状腺,应该怎么做?

7Vs拜客生活常识网

不想问题发生,应该定期做检查,不要忽视甲状腺的健康,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更要定期检查,才能更好了解自身情况,也能针对性的去调理。7Vs拜客生活常识网

要养成良好习惯,主动多喝水,不要渴了才去喝水。多喝水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甲状腺就能维持正常功能。

相关阅读:

  • 无碘盐哪里买(正常人吃碘盐好还是无碘盐好)
  • 收藏!超实用特殊人群膳食营养指南,孕期妇女记住这样吃
  • 食用这种盐死亡风险降12%
  • 甲亢的“三个不吃”与“三个注意”
  • 教你做一道下饭菜,营养又美味,大人小孩都爱吃,简单易学
  • 我国还要坚持食盐加碘政策吗?全国地方病防治专家这样回
  • 给自己定一个营养小目标
  • 你会买“盐”吗?你吃对盐了吗?
  • 买食盐,选海盐还是精制盐?区别很大,弄懂再买,味道好吃更健
  • 甲状腺结节能吃海带和紫菜吗?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