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饮食 > 养生粥

你会买“盐”吗?你吃对盐了吗?

常驻编辑 养生粥 2022-09-23 钠盐   井盐   岩盐   碘盐   食盐   海盐   炒菜   放入   加盐   元素

iEp拜客生活常识网

百味盐为首!盐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之一,人类必须每天都要吃盐,以此来维持正常的生理需求!iEp拜客生活常识网

我们日常用盐,一是需要吃得有味道,二是为了摄取钠元素。iEp拜客生活常识网

盐有加碘盐和无碘盐之分!到底是买加碘的盐好?还是无碘的盐好呢?你买对了吗?iEp拜客生活常识网

加碘盐iEp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以前,很多地方都有“大脖子”的这种疾病,主要的原因就是碘元素的缺乏。而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如果长期摄取不做,会引起身体上的伤害。所以,加碘盐顾名思义就是在盐中增加碘制剂后的食用盐,这种加碘的盐主要就是给日常碘元素摄取少的人食用的。iEp拜客生活常识网

无论是岩盐、井盐、海盐等等,只要是盐,最初始的状态下都是不含有碘元素的!而当我们在食用盐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碘酸钾和适当的稳定剂后,就是我们日常买盐时见到的加碘盐!iEp拜客生活常识网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人体每天摄入6克食盐足以,再多就对身体产生危害了!所以,加碘的盐不能多吃,但我们可以通过其它食物来补充碘元素!一般来说,鸡蛋、海带、紫菜中的碘元素含量比较多!iEp拜客生活常识网

iEp拜客生活常识网

小贴士:螺旋藻含碘吗?螺旋藻含丰富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以及一定微量元素,如铁、锌、碘。iEp拜客生活常识网

iEp拜客生活常识网

无碘盐iEp拜客生活常识网

无碘盐就是不含有碘化物的盐,一般这种盐主要是给碘元素摄入量过多的人吃的!众所周知,很多食物中都含有丰富的碘元素,尤其是靠近海边,不好海产品的碘元素含量都非常的丰富。如果碘元素摄入过多,也会引起身体的危害!iEp拜客生活常识网

井盐、湖盐、海盐、雪花盐、玫瑰盐、竹盐、低钠盐有什么区别?iEp拜客生活常识网

1、井盐、湖盐、海盐是以产地命名的盐,成分并无不同!iEp拜客生活常识网

井盐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吃的盐了。井盐的历史已经有了好几千年,井盐不是说井里的固态盐颗粒,而是在地底下的盐水经过蒸发形成的。iEp拜客生活常识网

岩盐就是说从岩石中提取出来的盐,湖盐是从盐水湖中取水制作而成的盐。iEp拜客生活常识网

海盐就是经过海水晒晾晒之后形成的盐,现在大部分都是利用在电厂或者是纯净水厂晾晒出来的浓盐水,之后,经过蒸发器蒸就生成了海盐。iEp拜客生活常识网

2、雪花盐就是名字和外观好听好看,它其实就是把食盐先溶解,然后二次集结成晶后,形成外形酷似雪花晶体的食用盐,它具有溶点更低的特点。iEp拜客生活常识网

3、低钠盐是用氯化钾替代食盐中的氯化钠,但是它的钾含量却高了,钾元素摄入多了同样不好。钠在身体中不可或缺,但吃多了会导致血压升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胃癌也和过多的钠摄入相关。iEp拜客生活常识网

4、玫瑰盐看起来就像玫瑰一样,十分的漂亮。其实,玫瑰盐就是一种岩盐,铁元素含量较多,还含有一些矿物质,从而导致出现玫瑰色!iEp拜客生活常识网

竹子盐加入了竹子中的一些物质,吸收了竹子的各种精华,要比普通的食用盐多一些营养物质。iEp拜客生活常识网

总之,无论市面上有多少盐的叫法或者品种,其实就分为三种:加碘盐,无碘盐,低钠盐。所以,今后买盐,不用看牌子,也不用看价格,就看看自己适合吃何种盐就行!iEp拜客生活常识网

食用盐该怎么选?iEp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般人群:建议优先选择“低钠盐”,大量出汗、肾功能障碍、在服用降压药等对钾敏感的人群除外。iEp拜客生活常识网

除了甲亢患者之外,大部分人都可以吃“加碘盐”,“海藻盐”也是加碘盐。iEp拜客生活常识网

湖盐、海盐、岩盐、竹盐没有太大区别。iEp拜客生活常识网

大颗粒的「玫瑰盐」没有特殊功效,不建议日常烹饪使用。iEp拜客生活常识网

有关盐的注意事项iEp拜客生活常识网

1、盐一定要少买,尽量能够做到现买现吃,吃完再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食用盐的碘元素发生升华,因为使用盐中的碘酸钾在受热,受光,吹风,潮湿的条件下都会分解发生挥发。iEp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网传:“醋泡鸡蛋”可以软化血管?医生告诉你是真是假
  • 血管堵塞全过程,看看你给它添堵了吗?
  • 这三种厨房中的调料,是脑梗的“加速器”,建议在做菜时尽
  • 8种蔬菜不建议常吃,看看有你爱吃的吗?请转告身边人
  • 经常吃豆腐乳,究竟对身体是好还是坏?现在有正确答案了
  • 食用这种盐死亡风险降12%
  • 掌握这些控盐小技巧,不再谈“盐”色变
  • 什么是“三高食物”?记住这5条饮食建议
  • 换季就输液对预防脑血管病有效?听听专家怎么说
  • 科普:低钠盐有助于降低中风和心脏病风险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