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是营养人体的重要物质。在正常情况下,周流不息地循环行于脉中,灌溉着人体的五脏六腑,濡养四肢百骸,《难经二十二难》说:“血主濡之”。一旦因为某种原因导致血性不畅,或血不循经,离经妄行,或亏损不足,均会造成血瘀或出血之证。《素问·痹论》言“久病入深, 营卫行涩”。在气血失畅状态下往往容易气血瘀滞,常致怪病,多数的疾病由血瘀而致。
瘀血学说
瘀血之名首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其在《黄帝内经》中有多种名称,如“恶血”、“留血”、“凝血”、“着血”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多处提到血瘀证证候,可大致归纳为以下五类:
1、疼痛: 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
2、肿块: 固定不移。
3、出血: 部分瘀血为病者可见出血之象,通常出血量少而不畅,血色紫黯,或夹有瘀血块。
4、色紫黯: 面色紫黯,口唇、爪甲青紫。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等。
5、肌肤甲错及脉象上的某些异常,如涩脉或结代脉等。
王清任之五逐瘀汤
王清任是我国清代富有革新精神、注重医疗实践、对解剖学和临床医学做出卓越贡献的解剖学家和医学家,其依据中医学有关气血的论述,在其著作《医林改错》里提出了其独特的气血理论:“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所伤者无非气血”。
提出血瘀的发生与气虚有密切的关系,即“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并创立了补气活血与逐瘀活血两大治法。他认为血瘀证的共同病机是瘀血阻滞,并注重辨别瘀血的部位、注重引药及气机通畅,从而创制了五逐瘀汤。
五逐瘀汤之组方差别
五逐瘀汤以川芎、当归、红花、桃仁、赤芍为基础药物,均有活血祛瘀止痛之效,组方各有差距。
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配以引血下行之牛膝及行气开胸之桔梗、枳壳、柴胡,故宣通胸胁气滞、引血下行之力较好,主治胸部之瘀血证。
通窍活血汤
通窍活血汤配以通阳开窍之老葱、麝香、生姜等,故辛香通窍之力较好,主治头面部之瘀血证。通窍活血汤可明显改善老年性眩晕、瘀血头痛。另有研究表明,通窍活血汤可有效治疗血管性痴呆。
膈下逐瘀汤
膈下逐瘀汤配以疏肝行气止痛之乌药、香附、延胡索、枳壳,故行气止痛之力较好,主治瘀血结于膈下,肝郁气滞之两胁及腹部胀痛有痞块者。现代研究发现,膈下逐瘀汤可明显增加冠脉血流量、抗炎、调脂、改善微循环以及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方药。
少腹逐瘀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