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白血病是怎么发生的?(二)

常驻编辑 健康常识 2022-12-13 白血病   碱基   发生   淋巴细胞   染色体   发病率   氨基酸   突变   蛋白质   癌症   肿瘤   基因   细胞   因素   结构
的基因组可与细胞DNA发生整合,干扰宿主细胞分化和分裂,或者病毒编码的蛋白质干扰了宿主细胞的生长调控。多种慢性病毒感染与肿瘤相关,比如EBV与鼻咽癌、淋巴瘤,HBV与肝癌,HPV与宫颈癌等等。9Rd拜客生活常识网


9Rd拜客生活常识网

遗传背景与癌症9Rd拜客生活常识网


9Rd拜客生活常识网

除了少数几种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Wilm氏瘤和神经母细胞瘤)或肿瘤综合征(家族性结肠息肉、Gardner综合征)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外,绝大多数肿瘤没有明确的遗传性,但多数会有遗传易感性的倾向。这种遗传易感性首先表现在多种肿瘤好发于某些种族,比如广东人的鼻咽癌发病率远高于其他人群,松果体瘤在日本人的发病率又最高,等等。此外,多种肿瘤的发病有家族聚集的现象。9Rd拜客生活常识网


9Rd拜客生活常识网

遗传因素在肿瘤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现在多数还不明确。有一种“二次打击”的学说,认为第一次基因突变往往发生于生殖细胞时期(即胚系突变),导致肿瘤易感性升高,但不足以发生肿瘤。后来又发生了第二次突变/染色体异常(体系突变),导致肿瘤的发生。9Rd拜客生活常识网


9Rd拜客生活常识网

DNA/染色体错配的后果9Rd拜客生活常识网


9Rd拜客生活常识网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着“致癌因素”,身体里面因细胞更替一直进行着大量的DAN复制和细胞分裂,DNA/染色体的错配就难以避免。为什么我们却不容易得癌症?9Rd拜客生活常识网


9Rd拜客生活常识网

错配其实是大量存在的,但要形成肿瘤,得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在关键的地方出错,比如调控细胞增殖或者凋亡的区域,比如致癌基因的激活或抑癌基因的失活,或者“搭错线”形成的融合基因具有促进细胞增殖、抑制凋亡或阻止正常分化的功能;二是这种出错不能惊动免疫系统,至少不要在细胞表面表达免疫原性很强的标志。细胞围墙外面有免疫系统“警察”——淋巴细胞在巡弋,机体的免疫监视一直都存在,细胞膜上过于醒目的异常标志会惹来“警察”的关注,从而招来“杀身之祸”。只有闷声才能发大财这个道理放诸四海而皆准!9Rd拜客生活常识网


9Rd拜客生活常识网

绝大多数的错配都不能满足这两个条件,要么就是虽然错了但没有能力兴起什么风浪,要么就是刚刚“变坏”还未成气候就被“警察”逮住消灭了。只有极少数的DNA/染色体错配既可以持续刺激细胞增殖(肿瘤的“干细胞性”),同时又能逃避免疫监视而发展壮大。9Rd拜客生活常识网


9Rd拜客生活常识网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9Rd拜客生活常识网


9Rd拜客生活常识网

前文讲过,携带遗传信息的DNA躲在细胞核里面,受到严密保护。在细胞增殖时染色体双螺旋结构会打开并进行复制,最后染色质会组合装配成染色体,这个时候也是“司令”最脆弱的时候,更容易受到致癌因素的攻击。另一方面,细胞更替快的组织,比如各种黏膜上皮组织以及造血器官,每时每刻都在进行DNA的复制和装配,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错配的可能性就更大,所以这些组织是癌症最好发的部位,比如胃癌、肠癌、白血病等等。

相关阅读:

  • 苯所致白血病吃什么好
  • 白血病能治好吗 白血病的治愈率是多少
  • 女人碰这东西太勤竟易得白血病
  • 经常做这事竟然会患上白血病
  • 白血病患者的饮食治疗
  • 白血病居家如何急救
  • 白血病患者家庭的护理知识及急救方法
  • 清香剂诱发白血病 人人都会犯的六个致癌习惯
  • 枕头里有一物会致白血病
  • 白血病的中医食疗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