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觉天天“画地图”
家长表示很头疼
宝宝为啥老尿床?
家长要怎么做?
在世界遗尿日之际
我们和各位爸爸妈妈聊聊小儿遗尿话题

尿床是病,可持续至成年
儿童遗尿症,俗称“尿床”,在临床上指5岁及以上的儿童平均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自主排尿,并持续3个月以上。统计资料表明,遗尿症的患病率非常高,我国约15.2%的5岁儿童和8.2%的7岁儿童受此困扰。

很多父母误认为“尿床不是病”,低估和忽视了遗尿症的危害。殊不知,儿童遗尿症危害巨大,可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发育。在门诊接诊的遗尿症患儿当中,不少孩子因长期尿床造成心理负担,影响到学习和与人交往,“有的孩子担心被嘲笑不愿意参加在学校过夜的活动,也有人会半夜自己偷偷洗床单以逃避父母责骂”,肾内科主任医师李颖杰介绍。
2至5岁的孩子如果经常尿床,家长需要引起重视,而5岁及以上的孩子晚上经常尿床,则是不正常的,家长应及时带其就医。虽然大部分患儿可以在长大后慢慢恢复,但仍有3%的患儿遗尿症状会持续至成年。对此,家长无需紧张,及早带孩子规范诊治、查明病因是关键。
家长越责骂,孩子尿床越严重
儿童遗尿症其实是一种常见病,大部分患儿属于原发性夜间遗尿症,与中枢神经系统、睡眠与排尿、膀胱功能紊乱及遗传都有关。
“一方面跟遗传因素有关,遗尿症的遗传几率为10-20%;另一方面,与夜晚睡眠过深叫不醒、夜间尿量增加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夜间膀胱容量减少、夜间逼尿肌收缩、行为心理等因素也有关系。”肾内科主任医师邓会英特别指出,行为心理因素对尿床孩子影响很大,家长越责骂孩子尿床,结果往往越糟糕,尿床越严重,而且产生自卑、恐惧心理,害怕与人交往。
此外,也有部分孩子是继发性遗尿症。邓会英表示,如果孩子在长达6个月或更长时间不尿床后又再次出现尿床,大多伴有相关器质性病变,如隐性脊椎裂、儿童尿崩症、儿童糖尿病 、泌尿系感染(膀胱炎/尿道炎)、 泌尿系畸形 (多囊肾/肾积水) 、泌尿系结石 、神经系统疾病 (脊髓病变) 、精神创伤与行为问题等,对于这类遗尿症,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