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能推动胃里食物往下走,用于脾胃湿气所致胃胀、食欲不振
厚朴,因其木质朴而皮厚,故名厚朴。以四川、湖北所产质量最佳。
有部电影叫《黄连厚朴》,里面有个对联是:云过黄连淡,风来厚朴香。厚朴是一味有芳香气味的中药。
厚朴是非常好的行气消胀的药,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胃肠气滞胀满,能推动胃里的食物往下走。
比如有人本来没有那么虚,吃了太多人参、黄芪这类补气药,导致气滞、胀满,可以用厚朴来消胀。
一、传统功效与应用
1、脾胃不和所致胃胀痛、腹胀痛、食欲不振
可用于湿阻、食积、气滞等引起的胃胀痛、腹胀痛、食欲不振、呕吐、恶心、反酸、大便溏稀、舌苔白腻等症状。
(1)湿阻+气滞导致的胃腹胀满、呕吐食少
- 可单用,以姜汁炮制,称为姜厚朴,增强化湿行气、除腹胀满的效果。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平胃散,用厚朴配伍苍术、陈皮、甘草,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消化道功能紊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湿滞脾胃证者。
- 《伤寒论》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以厚朴配伍人参、生姜、半夏、甘草,用于脾胃气虚,运化失常,导致的腹胀满,食欲不振。
- 临床曾用于胃食管反流病,以川厚朴配伍半夏、苏叶、茯苓、甘草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河南中医,2012,32(1):20]。
(2)湿温初起、夏伤暑湿所致胸闷食少、呕吐
- 用于夏伤暑湿,或以感染以湿邪为主的流行时疫,导致湿浊内阻,引起发热头痛,胸闷腹胀,口甜,苔腻等。
- 可配伍佩兰、陈皮、大腹皮等。
- 亦可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藿香正气散,用于胃肠型感冒、急性肠胃炎、阴暑证有以上症状者。
(3)食积所致消化不良、胃腹胀满
- 常配伍山楂、神曲、麦芽、谷芽等消食药,用于食积所致消化不良、胃腹胀满、嗳气打嗝、反酸。
- 也常配伍枳实、白术、茯苓、半夏等,行气健脾,用于食积不化,胃胀满。
(4)气滞所致食积、腹胀痛、便秘
- 《伤寒论》大承气汤,用厚朴配伍大黄、芒硝枳实,用于实热积滞所致便秘,腹痛胀满。
- 临床常用于肠梗阻,用厚朴配伍枳实、大黄。[中医药学报,1989,(5):39]。
2、湿盛、寒湿所致腹泻、痢疾
- 厚朴第二个功效是化湿。
- 肠胃湿邪偏重,大便如水样腹泻,厚朴可配伍车前子、泽泻等利湿药。
- 亦可配伍黄连,寒热并用,燥湿止泻。
- 脾胃气虚滑泄,痢疾泻下白色脓状物,常配伍干姜。
- 寒性痢疾,日久不愈,可配肉豆蔻、白术、龙骨等。
3、咳喘
- 常用于喘咳还有痰,痰多,而且清稀,厚朴可以和苏子、半夏、橘皮、当归、前胡等合用,组成苏子降气汤。
- 《金匮要略》厚朴麻黄汤,厚朴配伍麻黄、石膏、杏仁,用于胸闷气喘,喉间有痰声,烦躁不安等症状。
- 用于平素有喘病,又感染了风寒的,可以和桂枝、杏仁配用,组成《伤寒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4、梅核气
- 梅核气是一种非器质性疾病,是由于情绪郁结,痰气交结引起。
- 症状为在咽喉部有异物感,咽不下又吐不出,但喉镜检查却又没有实质的东西,中医称这种病为梅核气,女性多发。
- 《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用厚朴配伍半夏、茯苓、苏叶、生姜,可用于梅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