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我们说了附子的传统功效与应用,以及现代药理作用。有读者问,可不可以用附子泡茶喝?
附子我们不建议泡茶喝,因为附子的毒性比较大。自行泡茶、煎煮不当,容易产生中毒。
举个我身边的例子。几年前有一天,我的一位中医专业毕业的同事自己煎附子吃,把自己吃中毒了,当我赶到的时候,她正在急诊室输液,她虽然清醒着,但是人很虚弱,她的心电图全是乱的,像小孩子画画一样,毫无规律。
这就是附子中毒导致的心律失常。幸好她自己是中医专业,知道了自己是中毒,马上来医院急诊科了,否则后果可能更严重。根据她的描述,因为自诩是中医专业,擅自给自己把附子加量了,而且煎煮时间不够,造成了中毒。
具有法律效力的《中国药典》规定,附子属于需要炮制、先煎、久煎的药物。因为附子的毒性会随着炮制、久煎而降低。
也可以通过给附子配伍降低毒性。比如《伤寒论》四逆汤,用附子配伍干姜、甘草。干姜和甘草,有降低附子毒性的作用,谓之“相杀”。
一、附子使用注意事项
1、附子宜先煎、久煎
- 附子有毒性,宜先煎30-60分钟。附子的毒性随水煎的时间延长而降低。
- 附子药典用量最大为15克,超过这个剂量使用,需要医生双签字。
- 临床用于危重症或水肿时,常超过这个用量,用量较大,否则治疗效果很弱。为避免毒性,常先煎2-3小时左右,可有效降低毒性。
- 不提倡缺乏临床用药经验的情况下盲目大剂量使用附子,或盲目加大剂量,盲目减少煎煮时间,增加用药风险。
- 一般来说,用于回阳救逆宜炮制用,且需要久煎。但用于止痛,则久煎治疗作用也会降低,因此要在毒性较低的情况下,适当减少先煎的时间,把握一个原则:煎到没有麻味为止。
- 但我们也不必因为附子有大毒就过度害怕,一是煎煮可以有效降低毒性,另一方面,附子的大毒也是它的大热之偏性所在,正是因为偏性很大,所以才能回阳救逆,用它的大热之偏性,祛人体的阴寒之气。
2、附子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
- 十八反中,附子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与这些药同用会使毒性增加。一般情况下,普通的医生不会开具具有十八反的药物。
- 如果有医生开十八反的药物,药师会请医生双签字,让医生表明自己是确切有把握的,才会调剂。
- 但不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有一些医者仍然用半夏配伍附子,治疗疾病并且取效的。
- 如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治虚寒腹痛的附子粳米汤,由附子、半夏、粳米、甘草等构成,用于虚寒腹痛。
- 亦有用附子配瓜蒌,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者,且未见不良反应。[《中药十八反研究》.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
- 但这不代表十八反就是完全错误的,有研究者在药理动物实验中,还是做出了生附子、生半夏配伍后,对动物的毒性明显增加的结果。
3、入丸散剂量宜小
- 附子制成丸剂、散剂时,用量宜小,不可使用与汤剂相同剂量的附子用于丸剂,散剂。
4、附子中毒症状及解毒方法
- 附子如果炮制不当,或者煎煮时间不够,中毒症状可见恶心、呕吐、腹泻、头昏眼花,全身发麻,脉搏减缓,心律失常,血压下降,肌肉麻痹等,严重者可致死亡。因此必须严格炮制,按照规定用法用量,并按照规定时间煎煮。
- 如果发生附子中毒,要第一时间送医院急救。
- 中药中甘草、干姜、绿豆,可降低附子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