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健康常识

天天用热水泡脚,是养生还是慢性自杀?

常驻编辑 健康常识 2022-12-23 温觉   脚盆   烫伤   水温   为宜   饭后   糖尿病患者   成分   热水   老年   好处   老人   皮肤   身体   状态

俗话说:“热水泡脚,胜似补药。”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泡脚是冬日里最治愈的养生方式,在中医眼里,泡脚是调养身体的“好药”,有诸多好处…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泡脚的好处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1、加速新陈代谢加速,能提高身体节律,会明显的感觉到放松、舒服。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2、提高睡眠质量,大脑紧绷状态得到改善,压力减少。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3、配合按摩足底,达到疏通血管的作用,对免疫功能提高有利。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4、散寒除湿,改善手脚冰凉状态……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泡脚也有大学问,有人越泡越健康,有人身体反而不如从前了。新闻甚至报道过泡脚截肢的案例。这都是泡脚方式出错惹得祸!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二、如何科学泡脚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1.工具选择: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最好选择木制脚盆,脚盆要高点,最好能泡到足三里穴位为佳。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2.最佳水温: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温度太低没作用,水温太高会破坏足部皮肤皮脂膜,让皮肤烫伤甚至皲裂。一般水温为38-40度,微微觉得发烫为宜。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3.泡脚时长: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以15-20分钟为宜,时间过长可能引起脑部供血不足,增加心脏负担。后背微微出汗、浑身热乎就行。此时说明经络已经通,起到效果啦!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4.泡脚最佳时间: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最佳时间是晚上九点左右,饭后不宜马上泡脚,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长期下来会使老人造成营养不良等情况。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三、常用泡脚方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果需要散寒除湿提高代谢,可选用生姜、艾叶、独活等成分泡脚方;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果需要安神助眠舒缓情绪,可选用酸枣仁、远志、薰衣草等成分泡脚方;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果需要活血化瘀改善循环,可选用益母草、当归、红花等成分泡脚方。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泡完脚以后,最好喝点温水。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注意:虽然在泡脚时加入一些药材或者食材能够起到一些保健功效,但是不可长期使用。如果需要通过使用药物泡脚来治疗一些疾病的话,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否则造成对于病情不利的后果,可就得不偿失了。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四、以下8类人群不建议泡脚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泡脚虽好,但也不是百无禁忌的,不想养生变害命,这些朋友不建议泡脚。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 糖尿病患者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 严重瘀血者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 静脉曲张患者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 肾衰竭者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 严重下肢水肿与尿少者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 严重出血性疾病者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 脚部有外伤、水疱、感染、溃疡者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三岁以内小朋友以及孕妇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五、泡脚的注意事项: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1、泡脚时间不宜长。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饭后半小时内不适合泡脚,而且,泡脚千万过长,别超过半小时,特别是老人泡脚时间过长,会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2、水温不能过烫。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尤其是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对痛觉和温觉不敏感,往往很烫的水都感觉不到烫,很容易烫伤,烫伤之后由于肢体远端血供又不丰富,最终很难愈合。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3、极度疲劳时不能马上泡脚。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个时候泡脚是消耗气血,会出现胸闷气短心慌,一定要先休息半小时。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4、经期量大就不要泡脚了,泡脚后睡觉热,出汗,口渴,说明体质燥热,也不宜泡脚。 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看完这篇文章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你最想分享给谁?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留言点赞第一名的朋友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就有机会获得免费鲜人参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期待你的留言~7u6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中国“重炮”发言!美元防线或迎来重击
  • 你还记得小时候在农村发生的一些新奇事吗?
  • 烫伤如何处理 烫伤的正确处理方法
  • 烫伤哪些东西不能吃 吃这些食物伤口不易愈合
  • 轻微烫伤怎么办 烫伤应该如何处理
  • 开水烫伤疤痕 如何避免烫伤留疤痕
  • 烧烫伤疤痕治疗 烧烫伤疤痕如何消除
  • 烫伤后怎么处理 烫伤的治疗有哪些注意事项
  • 烫伤疤痕治疗方法 消除烫伤疤痕的方法
  • 烫伤起泡怎么办 烫伤起泡怎么处理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