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顾客心智中的专业与聚焦,企业业务不是多元化,是一个典型的专家品牌,业务非常聚焦。
2.“精”——精细的触点管理,与客户接触的各个界面能做到精细管理。
3.“特”——顾客心智中的差异化,要在顾客心智阶梯中寻找有利的空位并占住,“与其更好,不如不同”说的就是这个。
4.“新”——开创新品类,技术、工艺、产品功能和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最终要汇聚成新的品类。
企业内部视角的“专精特新”就是USP,给了顾客购买“专精特新”企业的一个独特的销售主张。外部视角的“专精特新”就是定位,顺从顾客的心智认知从而获得顾客的优先选择。
不是所有的USP都可以转化为定位。同样的道理,不是所有的企业内部视角的“专精特新”都可以转化为外部视角的“专精特新”。只有当企业内部视角的“专精特新”进入了顾客的心智,才成为外部视角的“专精特新”。
用外部视角的“专精特新”来统领内部的资源配置,进而形成专家品牌,占据顾客心智中的第一,才是真正的品牌。
企业内部视角只能帮助企业成为细分领域事实中第一(而且资源配置效率还不一定高),外部视角才能帮助企业成为顾客心智中第一(而且资源配置效率还非常高)。在工商注册的名字只能叫商标。只有在顾客心智中注册的名字才叫品牌。
“专精特新”拼上外部视角(顾客心智)的拼图才是完整的拼图。
五、结束的话
以上,就是我关于“专精特新”的认识。
最后,我回顾一下几点知识:
1.能转化为“品类”的“USP”可以转化为或视作为定位,而不能转化为品类的“USP”则不能转化为定位。这就是USP与我(定位)的区别与联系。
2. “专精特新”有企业内部视角的“专精特新”和外部视角的“专精特新”之分。
3.不是所有的企业内部视角的“专精特新”都可以转化为外部视角的“专精特新”。只有当企业内部视角的“专精特新”进入了顾客的心智,才成为外部视角的“专精特新”。
4.用“USP与定位的关系”来看待企业内部视角与外部视角的“专精特新”非常合适。
感谢主办方的邀请、感谢现场各位朋友的聆听,期待你们更多人喜欢我、相信我,用好我。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