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健在这基础上,加上了“当下”,油价、房价、教育、国际政治……但其实,叶烽发现王自健时,那仅仅是他专业说相声的第三年。更为传奇的是,他刚刚治好自己结巴没多久。

1984年,王自健出生在北京,父亲是建筑工程师,常年在外盯工程不回家,母亲在火车站卖火车票。小时候,每到周末,无人照料的王自健就被母亲扔到中央电视台蒲公英艺术团的相声兴趣班里,没人希望他能学什么本事,纯粹就是希望有个地方能看着他。
王自健那时候对相声不感兴趣,他很矮、很瘦,每天都被同学欺负。他当时所有的想法,都用在了打架上。
“打不过,又骂不过,就只能被打,哭,跑啊。”这些烦恼到了初中统统消失,他长个了,也变胖了,不过也有了新的烦恼。
那时候,他住在人民大学的家属院里,每年都跟着大人参加社区组织的一些祭奠活动。最开始,他们通常带着小白花,去到一个地下室,点着蜡烛诵读自己写的祭奠诗歌。
慢慢的,这种祭奠活动变了味,他发现这很快变成了“师兄认识师妹,大家一块讲笑话的茶话会”。他很不适应,又颇为懊恼。他尝试把这些变化和自己的愤怒严肃地讲给别人听,但很多人都笑了起来。
这种笑,让王自健很难接受。也是那时,他第一次发现:可以用一种黑色的态度去接受与讲述那些复杂荒谬的故事。

这种愤怒和荒诞,贯穿了整个王自健的青年时代。
读小学时,他的同学因为成绩不好,被老师定义为“长大只能扫大街”。王自健看不惯:“他真的会认为自己就是个废物啊。”这种不认同导致的结果是,他总是抗拒写作业,老师便每天变着法地侮辱他。
一次上课上到一半,老师突然让王自健去找母亲帮忙,给他买张火车票。他无奈去到火车站时,发现票卖光了。回到学校后,老师说出让他直到如今都记忆深刻的话:“这个事情就交给你去处理了,买不来票就不要回来上课。”这让王自健紧张极了。
巨大的压力之下,他跑到校长办公室,推开门就哭了出来。边哭边喊:“我对不起老师,他让我买票我买不到,我对不起他。”校长严厉地批评了那位老师,也导致了一个悲惨的结果:
整个小学时代,再没有任何老师愿意搭理王自健,哪怕是他上课将手举到老师的眼前,他们仍旧对他视而不见。

《你好,疯子》剧照 王自健 金士杰
每天活在屈辱和愤怒中间,让王自健养成了一种“讨好型”人格。很多年以后,他成为别人的丈夫,成为了红极一时的明星,但他总是在和工作人员吃饭时,一刻不停地招呼大家,他非常害怕冷场。
他渴望获得别人的认可。
9岁在相声班里,他发现自己如果把相声背下来,大家就会喜欢他,他玩命地背,疯狂地模仿学习电影、电视剧中的段子。
这种讨喜,也让他留下后遗症。
10岁那年,他因为模仿电影《有话好好说》中口吃的姜文,结果变成了结巴……

与学校的斗争,则持续到初中毕业。因为打架,他只能进入一所二流中学。入了学他开始放飞自己,满北京城里转悠着玩。他酷爱四驱车,玩到了北京比赛的第三名,靠倒卖零部件赚了一笔钱。
随后喜欢上了电子游戏和小说。他家附近有一家杂志社《家用电脑与游戏》,王自健每天就以热心读者的身份去泡着。久而久之,编辑部有人觉得他挺好玩,又爱说,就让他尝试着写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