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笔也从此埋下。
此后的几年,他迅速成功,也被极为严苛地控制着。叶烽与王自健的合约不仅涉及到节目内容或者版权,同时还包括经纪、商演以及代言的全方位合约。
用叶烽的话说,这份合约非常漫长,等到约满他已经是一个中年人了。

喜剧大师陈佩斯曾说:“无论什么时代,笑声都是一种稀缺品。”
叶烽深谙此道,他希望用商业运作的模式,打造出一个轻文化产业品牌,不停地签约艺人,现场演出,电视台亮相,线下商演、广告代言……因此他招募了大量微博上的段子手,辅助完善节目形态。
广告人李诞、文学青年王建国、才华横溢的赖宝就此来到节目组。

王自健 李诞
第一次录制节目的样稿,被王自健完全推翻。他窝在酒店里给iPad插上键盘,重写了一遍,交给李诞和王建国,让他们照着写。
其中,他修改的节目结束语是:“这一夜有你们真好,愿你们这一夜过得愉快。”
很快成为金句。2012年5月13日,王自健身着得体的西装,拿着卡片,在电视机前亮相,一档以他为核心的脱口秀节目《今晚80后脱口秀》就此诞生。
某一瞬间,他觉得自己将来一定能成为大卫 · 莱特曼(美国著名脱口秀主持人)一样的人物,一辈子不拍广告、不接代言、只做脱口秀。

王自健、李诞、王建国
那些琐碎生活中的笑料,很快将王自健的知名度推上高峰。他们唤醒了一代人的自我意识和存在感,以及自由嬉皮的态度,自嘲的精神。
第一期节目,他聊的是“童年如何与老师斗智斗勇”,那种贴近每个人的亲历感,让他成为一个时代的朋友。每个80后,几乎都能在那里找到共鸣。这也是叶烽选择他的原因——接地气。
“他就和很多普通人一样,上学、上班,这是他的宝贵财富。”
当时,每周六晚10点40分播出的节目,很快拿到了全国收视率第二的好成绩,周末的深夜,无数人总在等待他的出现,在笑声中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然后沉沉睡去。醒来后,再面对冷暖自知的生活。节目发展进入快车道,王自健的知名度跨越式地提升,他几乎达到了郭德纲近20年积攒下的人气,但同时,隐藏的危机也越发明显。
做《今晚80后脱口秀》前两年,他和李诞、王建国一致认为,才华是不会消失的,灵感也不会枯竭。他每周将编辑们约到自己家,喝着饮料吃着烧烤,非常愉快地就把事干了。但越到后来,他越悲观地发现,快节奏、压榨式的创作方式,让他再也无法像原来那样,要求每一个作品都是“牛逼且一鸣惊人”的。这一度让他非常痛苦。

更大的限制,是电视台特有的审查制度和叶烽基于商业考量对于话题的限制。那时候王自健经常发现,节目现场录制效果超出想象的好,但送审之后,叶烽却突然打来电话说,明天再录制一次,补充几个段子。
王自健很懵:“不可能啊,45分钟的播出时间,那些段子够用了。”叶烽告诉他们,能播出的段子不够……越走到后来,王自健的痛苦就越深。
先是节目播出时间从周六调整到周日,后面是连续两个星期的停播。他曾在微博上自嘲:“我们节目现在什么时候播出,我自己都不知道。”
也是那时,在这种商业和理想的挣扎中,他发现自己永远成不了大卫 · 莱特曼,而是仅仅在扮演一个“王自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