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无脚的小鸟遇到无根的浪子,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1980年初,《楚留香传奇》红遍港台,每到剧集播出街上无行人,出租车停驶,台湾中视在每周日播出一集,但仅仅是这一集就给台湾影视界带来了相当强烈的冲击力与震撼力,台湾演员因担心饭碗问题而群起抗议。
作为其中的男二号,29岁的吴孟达走到哪里都被人簇拥着,香车宝马不断,黑白两道通吃,为了吃个猪脚就开车从台北到台南。
故事给了他理由,他便以此放纵,也因而拥有了更多故事。
彼时,他白天跟古龙用汤碗喝白兰地,晚上又跑到赌场推牌九、掷骰子、猜大小,偶尔出现在片场,满嘴酒气,张口就是借钱。
直到有一天,银行打电话说因为欠款高达30万港币,要公开宣布他破产的消息,他才慌神,他最在乎的名,和短暂拥有过的利,已在不知何时,消耗殆尽。
吴孟达在回忆时,不断强调“公开”二字,对于曾经的他来说,“身败名裂”的绝望,远远大于“一穷二白”的痛苦。
他想到了老同学周润发。也是在那一年,周润发凭借电视剧《上海滩》一炮而红,30万港币于他而言不过是“毛毛雨”,但他却冷冷地丢给吴孟达一句:
“你自己解决。”
尽管后来他明白,周润发只是不想放纵他愈陷愈深,但在那一刻,他是恨他的。
1989年,吴孟达与周润发在电影《阿郎的故事》中,一笑泯恩仇
那一年,吴孟达29岁,在声名狼藉的前一夜,想要跳下水库自杀,结果因为没钱打车从三更一直磨到天亮,其实,他只是不敢死。
天亮之后,他将6个高利贷大佬约到一起,深吸一口气说:“要不干脆把我干掉吧。”
大哥在成为大哥之前,也挨过揍、讨过生活,因而最终还是放了他一条生路,只要还钱就好。
至于那些打打杀杀的古惑仔往事,大多只存在于戏剧,就如同故事里的胡铁花总有花不完的钱,但现实中的浪子却要付出更高昂的代价。
人生路上的每一步,都有代价。有些代价,多年以后才明白,当时只道是寻常。
观众们所熟知的,大多是后来的吴孟达。
提起吴孟达,人们会想起不务正业的老爸、想起颓废无能的警察、想起教韦小宝武功的海公公、想起黄金右脚,想起周星驰。
在吴孟达的人生中,周星驰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年轻时的吴孟达与周星驰
1999年是两人合作的第11个年头,拍了一部《喜剧之王》。
吴孟达演一个卧底警察,说自己才应该拿奥斯卡影帝;周星驰演不得志的小演员尹天仇,有一本书叫做《演员的自我修养》。
后来,周星驰曾解释,拍戏之前他从未读过那本书,拍了戏才找来看,“看过30页就看不下去了。”
而他真正钻研的业务类书籍是一本名为《演技六讲》的书,他是从吴镇宇那里要来的,而吴镇宇是受刘青云所赠,刘青云则是从吴孟达处得来的。
其实,这本“教”出三个影帝的小册子,最早是“老戏骨”关海山从资料馆找来的影印版。
在吴孟达孤立无援的那几年,只有关海山愿意拉他一把,而他也潜心研习演技,将他称作“师父”。
1988年,吴孟达花了几年的时间,终于摆脱了被公司雪藏的命运,又拿到了几个角色。
其中一个剧本是《盖世豪侠》,与一个台里做儿童节目的年轻人扮演师徒。
某一日,他与师父关海山在清水湾录影棚附近吃饭,等菜的功夫,捧着剧本研究。那个搭戏的年轻人走过来打招呼:
“达哥你看什么剧本?”
“你看,两句对白而已。”
“两句对白?”
“对,两句对白。”
“两句对白,你还要看吗?”
“看。”
年轻人低头扒饭,过了一会儿又抬头:
“真的要看?”
言语间很是荒诞,但只要他问,他就会答。后来的人们把这般对话称之为“无厘头”,而那个年轻人就是周星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