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单、代工的不稳定,当地商家开始尝试发展自己经商渠道,也就是当时,品牌意识开始在他们的心中萌芽。
2000年左右,从一家广告公司跳槽出来的林坚洪加入了当地一家内衣厂,推出了“怡兰芬“这个品牌。2003年,怡兰芬统一了品牌形象,开始发展线下经销商。
刚开始时,对于销售渠道的管理颇为粗放。“反正大家都是从工厂统一价格拿货,至于消费者最终多少钱买到我们不管的。“经过两三年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弊端也开始出现。
“最大的危险就是回款方式,当时流行先拿货后付款,一个经销商只要付10万元的定金就可以拿走100多万的货,如果市场有变化经销商卖不出去,就会出现回款难、坏账、死账甚至经销商跑路的情况。“
最严重的时候,怡兰芬的一家经销商店面一夜关门、卷款而逃,大概有几百万的损失。
电商渠道的兴起,让他们看到了另一种经营方式。
2008年前后,只要十几件货品的商家越来越多,翁宏东从旁打听,得知他们是把东西放到网上卖,利润要比工厂高得多。
于是,他也开始了在电商行业的第一次试水。
一开始,乘着行业红利期,只是手机拍摄的粗糙照片就换来了十分可观的收益,但仅仅一个冬天过后,便迎来了搅局者。
保暖产品的热销时间一年只有2、3个月,随着商家不断涌入,运营工厂的风险不断攀升。
另一方面,行业内的几个大品牌通过压缩原料成本,将原本几十元的产品压到十几元。翁家的工厂一直坚持品质为先,在那场毫无底线的“价格战”中,溃不成军。
一番真刀真枪的厮杀过后,翁宏东决定调转船头,把目光投向还处于“蓝海市场”的家居服行业。
一切从头开始,他深知“欲学制衣,先学手工”,因而隐去过去经历,到当地的一家家居服加工厂做工。一夜之间,从“厂二代”变成了“学徒工”。
整整两年,家居服工厂里几乎没有人知道,眼前这个会为学会缝衣领欢天喜地,在领导批评时又虚心低头的年轻人,也是一家工厂的掌舵者。

翁宏东的工厂
2010年,翁宏东学成归来,创办了港龙制衣有限公司,再次启程。
然而,仅仅过了2年,不光是日新月异的电商,就连内衣生意本身,也让他感到十分陌生。朋友告诉他,单打独斗的“工厂时代”早已不再吃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格外注重品牌。
就在翁宏东学艺的2年间,镇上的商家都在危机中尝尽冷暖,同样一个工厂生产内衣,明明用料扎实、质量过关,却从未见过自己经手的内衣被挂在店里的样子,也不知它们被标上了如何惊人的价码;而一旦市场行业不好,这种工厂却面临货品积压、钱款难收的困境。
想要建立品牌,首先要了解市场。作为镇上的老前辈,沉浮二十年的老肖开始带着儿子肖宏珩全中国跑,两个大男人一头扎进各大商场,围着内衣专柜打转,暗中观察客人喜欢哪种款式,又硬着头皮买回各式各样的内衣拆解、研究,渐渐摸索出自己的品牌——妮姬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