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8年,陈凯歌与演员谢园携《孩子王》出席戛纳电影节
下了台,制片人徐枫主动约他会面,为的是说服他执导一部李碧华的小说。彼时陈凯歌已有了出国深造的打算,所以只匆匆看了几眼便将小说搁置在一旁,直到4年后,才重新拾起。
而这部险些被陈凯歌错过的电影,便是在1993年帮他在戛纳电影节上一雪前耻,一举拿下最高奖项金棕榈大奖的《霸王别姬》。

《孩子王》之后,陈凯歌消失了一段时间,他出了国,娶了洪晃,整整2年不问江湖事。再回头时,中国影坛已被张艺谋的“红”,彻底浸染了。
1992年,《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北美上映,不仅被提名了奥斯卡,还以260万美元的票房创下当时华语电影在北美的最高票房纪录。陈凯歌不吭声,悄么声地回了国,攒着劲儿筹备起“假霸王”与“真虞姬”的爱恨情仇,结果没几天就在片场遇见了张艺谋探班巩俐。

张艺谋、张国荣在《霸王别姬》剧组
当时,陈凯歌找到张国荣,没带剧本,光靠一张嘴叭叭说了2个小时,就把香港的 “哥哥”,变成了北京四合院里的程蝶衣。过程中,陈凯歌主动与张国荣聊起影片中的同性爱情:“这个电影不好弄,因为它讲的故事有些敏感,但好在现在是92年,不是29年了。”
说这话时,陈凯歌刚好40岁,对未来有着诸多期许。有关电影,也无关电影。多年后,这些期许有的成了真,有的落了空。对于那些实现的理想,他认为“变化是为了不变”,反之他则冷眼旁观,当然,这都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

陈凯歌与张国荣
时间回到1992年,42岁的张艺谋拍出了《秋菊打官司》,毫不费力地将绯闻女友巩俐,变成了首位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的华人演员;

《秋菊打官司》(1992)
陈凯歌开始了“不疯魔,不快活”的梨园生活,抱着不给后世留下任何巨作的心态,拍出了后辈至今无法翻越的高峰《霸王别姬》。当时,他们相信辉煌从这一年开始;后来,他们发现梦想也从这一年支离破碎。

《霸王别姬》(1993)

2001年,陈凯歌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在梦里,张国荣穿着程蝶衣的戏服,用极为标准的戏曲腔调对他说:“咱们从此别过了。”
这之后2年,张国荣于高楼之上一跃而下。此后,这个梦让陈凯歌久久无法释怀。他隐隐觉得这理应是一种暗示,包含了张国荣的结局,也预言了自己的未来。

《霸王别姬》陈凯歌陪张国荣试妆
《霸王别姬》之后,陈凯歌曾短暂地一叶障目,不知世态。他离了婚,和倪萍在一起,深陷“高级文人”的身份不可自拔。曾和他一同合作拍摄《风月》的编剧王安忆回忆:“我从头至尾都没有对《风月》发生过贴肤之感。有时候,与陈凯歌为一个问题争论,争到激烈处,他会说:这是我的东西!我就噎了一下,说不出话来。”
“现在回想那几个月,真有些后怕。事情简直乱成了麻,一不小心就会走上歧路。陷阱也很多,险象环生的样子。”

《风月》(1996)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过很多回,以至于编剧芦苇自《霸王别姬》之后便再不和陈凯歌合作。他投奔了张艺谋,紧接着就创作出了中国电影的第二座高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