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视野中出现的郑强,被称为“当代鲁迅”,他像一把尖锐的刀,锋利而不羁,那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倔强。
激烈言辞的背后,是他的无奈。为人师者,郑强教授从国外回来建设,一晃多年,现在已经是白发苍苍。

“你算不算著名教授?”
“绝对算噻。”
如此自信回答这个问题的人,正是被大家称为“网红教授”的郑强。
在浙江大学执教时,他总看见校外一个领导逆道行驶在教室前的马路上,郑强看不过去,索性把自己的自行车停在那里。
车上的人立马下来,呵斥道:“你在搞什么名堂,你知不知道这是谁的车?”郑强回应:“你知不知道我是什么人?我是浙大学生最喜爱的老师!”
他痛恨某种特权与歪风邪气,也始终持以唾弃的态度。

其实在这之前,郑强教授的每次讲话都让人受益匪浅,甚至有一次演讲被127次掌声打断。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言辞犀利,时不时带着点粗口,也因此常常被迫站在风口浪尖上。
在历年卷入的洪流中,他已渐渐沉入话语的泥潭。郑强曾讲过自己年少时口无遮拦,如今的他依旧如此。
喜欢他的人,认为他真实不做作,是社会的一股清流;不喜欢他的人,认为他哗众取宠,过于激进。
面对外界的种种言论,郑强自己说:“我很孤独。”
宁为狂人,不为乡愿;言行不二,知行合一。做个清醒的人,注定是孤独的。
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时代,需要这样的人。

郑强六十岁的年纪,面容消瘦,拥有了为数不多的几丝白发。眼镜下的眼窝深陷,讲起话来语速极快,讲到兴头还会忍不住手舞足蹈。
他一贯地似乎带着点微笑,又似乎面无表情,抿着嘴唇,眉头紧锁,一双锐利的眼睛冷冷地看着这个世界,做什么事情都带着一股韧劲。
去年疫情期间,郑强教授再次刷屏,他出任太原理工大学新任党委书记后,在校园里的一番讲话让人醍醐灌顶:
“一个18岁的护士在武汉待了两个月,后来在座谈会上掉着眼泪讲了八个排比句。看到美国同行穿着防护服,才知道祖国有多么伟大;看到一个个病人被抢救回来,才知道自己的祖国有多么亲近……所以,我们搞学生工作,不是讲空话,这次的疫情就是一场生动的思政课。”

2020年4月22日,出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那天,郑强提出了一个理念——全校师生都要学会尊重后勤人员,并提高他们的收入。在今后的毕业典礼上,一定要让学生们给保安、厨师敬礼。
视频在网上曝光,他又一次火了。
2020年4月22日,郑强在太原理工大学
作为一个教育科研工作者,他自然是有着自己的教育观的。
郑强在浙江大学执教已经这么多年,在他看来如果将西湖的美景,作为浙江大学的荣耀,那是分文不值的。
浙江大学应该真正珍惜的,是最初竺可桢老校长,带领学生西迁几千里,在遵义湄潭办学的那七年,树立的“求是”校风。
郑强作为教授,历来主张大学的文化,是应该有历史的积淀,而这样的积淀,才是送给孩子们,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在贵州大学有个叫肖丽的女孩,让一度以坚强示人的郑强落泪,在讲“为什么要上大学”时,他激动地说:
“有个孩子名叫肖丽。她对贵州大学,对全中国大学生而言,是无价之宝。贵大有了肖丽,从此贵大的学生就有了大写人生的光辉榜样;贵大有了肖丽,贵大的学生从此内心的情感和精神不应该再输给北大、清华、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