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亮与郭晶晶,摄于1995年4月,加拿大魁北克
进入国家队后,郭晶晶没成绩,没脾气,自然成为组里早出晚归的标兵,也是伏明霞的优秀追赶者。伏明霞的性格自由。她爱吃冰激凌,喜欢麦当娜,训练时不高兴,会留下一句不练了,甩手走人。
教练让她留短发,她留了,但悄悄染头发和指甲;教练禁止吃零食,她让小师弟田亮跑腿偷买。教练将两人安排在同一宿舍是有意为之,他希望听话、被批评时不吭声的郭晶晶,能“制衡”特立独行的伏明霞。
少年郭晶晶
然而,两人这种有形无形的竞争,让成名已久的伏明霞反感,“做什么事都跟她比,跑步、做操、训练、换衣服什么的。教练总说我,为什么你不像郭晶晶这样?”伏明霞曾感叹。同为女子跳水运动员,伏明霞和郭晶晶之间的竞争终究会在奥运会上得见分晓。
1996年,郭晶晶和田亮双双通过了奥运会选拔,搭上了通往亚特兰大奥运会的末班车。那一年,郭晶晶不满15岁,与今日的全红婵年纪相仿。然而25年后,当郭晶晶谈及全红婵表现时,表示自己很羡慕,“我跳了20年的水都没跳出过这么多满分,小全一场比赛就全跳出来了”。天赋的力量有多重要,就有多令人无奈。
在亚特兰大,郭晶晶紧张得连转体动作都没办法完成,在那个很大的场地里,她感觉自己像根羽毛一样飘来飘去,在预赛第一的前提下,最终只取得第5名。
20世纪的最后一届奥运会,中国跳水队没有实现金牌数量的突破,在那之后,19岁的伏明霞不甘强制训练,第一次退役;17岁的田亮没有斩获,被发回陕西队;15岁的郭晶晶潜力尚在,留在北京打磨。
三个人看似走向了不同道路,但在不久之后的悉尼又再次交汇。
左起:田亮、伏明霞、郭晶晶
北京城呵气成霜的时候,田亮被召回了国家队。一个午后,田亮、郭晶晶正在进行陆上训练。场地里共有三块跳板,离地面有一米多高。
田亮在最外面,郭晶晶在最里面,一弹、两弹、三弹……田亮忽然眼前一黑,回过神来,郭晶晶已经掉到板下。据在场教练回忆,训练时,一名广东队的教练开灯,原准备开右边灯,结果关了左边灯。
当时郭晶晶正在起跳,在半空中一下看不见,从板上摔下来,导致右腿胫骨、腓骨全部骨折,被送到北医三院住院治疗。
几天后是1997年元旦,队里难得放了假。
田亮拉着郭晶晶的河北队队友王宵松一起到医院探望。两人说笑了好一阵。“记得一定要再来啊。”
临离开前,郭晶晶反复叮嘱。后来,郭晶晶回到保定老家休养,这次留守北京的变成了田亮。西安、北京、保定,1996年之后,两个人似乎一直在错过,但田亮回忆,郭晶晶养伤那段时间,两人之间的电话明显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