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他34岁,风华正茂。

《末代皇帝》剧照 陈道明
而电视剧《围城》,十集拍了一百天。书生方鸿渐这个角色,导演黄蜀芹第一个就想到陈道明。“他身上有种傲骨,是知识分子的风骨。”然而,导演三顾茅庐,陈道明还是拒绝了。拒绝的原因,不是嫌,而是怯。他担心自己学不出方鸿渐的上海口音,拿捏不住角色的味道,“别到时候毁了戏”。
事实证明,黄蜀芹的坚持是对的。陈道明把方鸿渐这个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钱钟书特意给陈道明寄了一封信,说陈让他看见了一个活的方鸿渐。“我不是一个勤奋的人,对人生的设计感极差。
大家都在齐步走的时候,我可能就在那儿散步走。”陈道明说。

《围城》剧照陈道明(左)吕丽萍(右)

陈道明和冯小刚是多年好友。
冯说,他是一个清高得只肯在戏里低头的人。他打趣道,陈道明和葛优性格上的差异。如若二人违章被拦下,葛必定先摸着脑袋,嘿嘿笑两声,一脸歉疚,“哥们儿认栽”,博得警察怜爱,有盘旋余地。而陈必是“要杀要剐,悉听尊便”,结果可料。
事实如此。一次,在剧组开机发布会上,众人都在夸戏好,做足宣传。投资方希望陈道明也说点好话,陈道明脸色一沉:“戏怎么样,没拍怎么知道!”记者拿烂片问他观后感,他也直言不讳:“这些剧能面世,是导演脑子完全进水了。”

更为著名的是,那次京圈文艺大佬的夜宴。
2018年正月初一,大佬齐聚一堂。冯小刚喝多了,拉着《芳华》女主角苗苗,让她当众表演一段独舞,以说明为何选她当女主角。
苗苗因没有准备,稍显尴尬。
众人中,只有陈道明出来解围:“第一,人家丫头,作为演员,不便跳这个舞;其次,人家穿着高跟鞋,不方便。”仍有人起哄:“比划比划就行。”
一向儒雅的陈道明突然站起来,语气强硬:“你他妈没看过跳舞啊!”

故事的后半段,苗苗还是脱鞋跳了舞,陈道明给了老友台阶下。《绒花》歌声萦绕,苗苗献舞,陈道明作配,亲自给苗苗弹钢琴伴奏,女歌唱家张燕伴唱。
这一刻,没有谁为谁助兴,谁被谁消费,他们都是平等的表演者。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处世智慧和人格魅力,才让他成为圈中人人敬重的大哥。
其实,陈道明并不总是如此自矜,他也有觉得“世界都围着自己转”的时候。
刚拍完《围城》,他在名利场中迷了眼,浮躁了一段时间。但是与钱钟书的交往,让他登时清醒过来。钱老先生家中,几乎看不见什么电器,唯有一台噗噗作响的药锅子,药香书香弥漫。他感觉到,一种真实的从容。“突然发现自己特可怜,在学问面前,自己狗屁不是。”父亲的去世,更是加剧他对演艺生涯的怀疑。
那段时间,他一度厌恶演戏,半隐退了,什么戏都不接。他总想起,父亲跟他说要重学问,重修养,不看好这份职业。他看到了行业的问题,却也改变不了。他让自己远离人群,放逐到边缘。他不愿随波逐流,不妥协,不拍抗日神剧和伪历史剧,给多少钱都不拍。“我无奈于世界,但我争取让这个世界也无奈于我。”
后来,他常以“戏子”自居,因为他知晓行业的弊病,他切实体会过这一切:
“这是一种机会主义的职业。当他什么都不是的时候,便低眉垂眼,四处求人;一旦红了,立刻不知道天高地厚。张狂、轻浮是中国演艺界的一大恶习,一种非常幼稚小儿科的思想水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