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受伤,还在月子里的母亲下了地。或许是劳累过度,在许家印1岁时,母亲因病去世。许家印成为“半个孤儿”,从此,跟随奶奶生活。
那时他记忆最深的是贫穷,母亲得的是败血病,家中没钱看病,母亲就那么躺在床上,直到生命终结。

许家印的奶奶(右下)
许家印的奶奶。是远近闻名的做醋高手。小时候,奶奶做好醋,许家印就带着沿街叫卖。
他常提起奶奶教会他的做人道理,记得最熟的一句话是,“家印啊,咱们穷人最讲诚信。”
那时太康遍地是穷人,没人有钱。想吃醋,就要用红薯干、鸡蛋、麸子来换醋。以物易物,成为许家印的商业启蒙。
贫穷,但许家印没忘记读书。在他的自述里,小学六年,他是在一个没有窗户的茅草房里读完的。他常蹲在一个土台子上,读书写作业。
夏天一下雨,房顶漏下的水,让土台子变成泥巴;冬天,土台子坚硬冰冷,手扶着写作业,常常生冻疮。
他还记得,自己在课本上认识了“我爱北京天安门”几个字,回家读给奶奶听。奶奶的笑容那样灿烂。

许家印和妻子重回老家
关于少年时代,许家印印象最深的是红薯和红薯面做的窝头。
一日三餐,他每顿吃一个红薯和一个窝窝头。窝头冬天难啃难咽,他只能用热水泡开,或者用火烤热。夏天,窝头容易发霉,存放久了长毛,他就洗洗毛,再吃掉。
读中学时需要住校,他背着一箩筐红薯和红薯面做的窝头,带一点盐、葱花、几滴小磨油,每天吃。
成为恒大董事长后的他,常向员工提起自己吃霉窝头的故事。“我那时读书,吃了发霉的窝头闹肚子,你们这代人,真是幸福多了。”
在恒大,人人熟知的故事,却没多少人相信。系爱马仕皮带的老板,谈起曾经的苦难,难免让人觉得有励志夸大的成分。
但那就是赤裸裸的现实。
虽出身微寒,但许家印是个读书的好苗子。
他是村里为数不多考到高中的人,他的发小回忆,“那时读书,老师抓得不紧,出好成绩不容易。”
许家印不仅成绩好,他还喜欢画画和摆弄电器。他可以用铁片、铁丝接通废旧的手电筒。他还擅长素描,喜欢在纸上给同学和亲人画画。
给奶奶画的那一幅,被奶奶贴在墙上,很久都没舍得揭。
这份灵气却并未得到认可。那还是“推荐上大学”的时代,1975年,许家印没有成为幸运儿。他高中毕业后,回村里的生产队干了两年农活。
因为文化程度高,他被分配为生产队的拖拉机手。他带着乡亲们,把生产队的苹果,运到县城贩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