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中国北京,冬奥会第一支火炬已经点燃。奥运脚步临近,以98后、00后运动员为主的国家队,正统一集训着。
与此同时,南半球美洲大陆最南端,距离北京约20000公里的智利,却有一位26岁的北京小伙正独自训练,只为赚取一张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入场券。
他叫张嘉豪,1995年出生,上个月刚在国际滑雪联合会FIS系列积分赛智利站比赛上夺得1金1银2铜的好成绩。但想要圆梦明年2月举行的北京冬奥会,他面前还横亘着的是11月中旬的欧洲杯,还有一场世界杯。
没有团队、没有保障、没有钱……一切看似天方夜谭,但张嘉豪还是决定试一试。
奥运火炬传到北京的第二天,我们隔着11小时的时差,跟他聊了聊近况。
一个人为了梦想有多拼?或许在他身上能够能找到答案。
在人们的印象里,国家队运动员往往有着统一的组织、团队,通过成绩不断证明自己,最终站到冬奥会的舞台。但也有运动员一个人出征备战。
国际滑雪联合会规定,奥运资格周期内,滑雪运动员至少得参加一站世界杯赛并拿到50个积分,且在国际雪联排名前30名。
26岁的张嘉豪,看到了机会。
张嘉豪
但目前,他必须在下月在欧洲杯预选赛取得前3名、世界杯取得前30名,才能攒够积分,得以拥有站上冬奥赛场的资格。
26岁,体能和天赋都已不占优。首次征战世锦赛就斩获2金1铜的天才少女谷爱凌,今年刚满18岁;上半年在国内锦标赛分别取得两个项目冠军的夺冠热门选手苏翊鸣,正好17岁。天才运动员的17、18岁,却是张嘉豪刚接触滑雪的年纪。
9年前,他17岁,还在酒店当一名面点师,因为热爱,他半路出家,花了5个雪季刻苦训练,摔断过四肢、两次肺部摔伤、多次脑震荡,用血泪的积累,从零基础蜕变为国内一线滑手。
张嘉豪在智利训练
最近张嘉豪越来越害怕受伤。冬奥临近,他没有医保、没有翻译、没有随行,一个人在异国他乡训练备赛,一旦摔伤,不但要背负高昂的治疗成本,还会亲手打碎自己期盼了九年的冬奥梦……
从普通社畜到驰骋雪场,张嘉豪备战冬奥的过程,像极了《追梦赤子心》的歌词。
26岁这年,他正朝着梦想、拼命地燃烧。
蔚蓝的天,洁白的云,云和雪连成一色,身穿亮色滑雪服的少年脚踩一块雪板,腾空而起,又稳稳落地,白茫茫的一片雪野中,身影飘飘若仙。速度越快,越轻巧的动作需要越扎实的基本功。
单板滑雪是一项同时依靠实力、运气和机遇的极限运动。国外,职业滑雪运动员从4岁开始训练,16岁前已经达到运动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