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春,不满17岁的苏翊鸣完成了中国单板滑雪历史上首个Cab 1800(反脚外转五周1800度),全球能完成这一动作的滑手不到15人。
26岁的张嘉豪并不在这些年轻人中。,时长00:08张嘉豪在国内训练17岁才开始滑雪,目前张嘉豪最稳定的动作是BS1260(滑雪中等偏上难度动作)。
他有天赋,却不是“全红婵”式的神级天才,也没法在以98后、00后小选手为主的国家队里展露头角,只能自己单干。他的冬奥梦注定只属于他一个人。
这场梦孤独、焦虑,充满着信息不对称的虚无感,除此,张嘉豪还不得不持续分神去赛场外,处理更多事情。
决策去智利是一场豪赌。
今年初,张嘉豪开始备战洲际杯比赛,7月,他按照制定的计划准备前往智利的签证,却得到了比赛可能取消的消息,因为当地没有雪。
这种情况,去也不一定能比,但一去智利就得隔离10天,回到中国又隔离21天,来回的费用不但白花,造成的时间差还极可能会影响去其他国家的比赛。
张嘉豪不得不慎重考虑,罗列了三四种备选解决方案。最后他还是决心拼一把。8月15日,张嘉豪从北京出发,前往智利参加积分赛。
隔离期间,滑雪场还在人工造雪,比赛前一天,场地才做好,他没有适应场地的机会。身为唯一的中国选手,他没有发怵,顺利获得单板滑雪大跳台金牌、单板坡面障碍技巧银牌和其他两个项目的铜牌。
张嘉豪获得金牌
国际滑雪联合会的官网排名显示,目前张嘉豪排在中国单板男子滑雪运动员大跳台项目的第三名。
下个月,他将前往荷兰参加第二场积分赛,如果能拿到前三名,就能去美国参加世界杯。这是他挣够50积分的重要比赛,如果世界杯再拿到前30名的成绩,便可以获得参加北京冬奥会的资格。
因此,接下来三个月相当关键。但他整体心态尚可,“我一个做面包的,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已经很满足了。”
1995年,张嘉豪出生在北京,小时候就爱滑冰。奶奶形容他滑滚轴时跟飞似的,摔伤了也不怕。
十七岁时,他从职校毕业,子承父业、成为了一名五星级酒店的实习西点师。“上班盼下班,下班盼休息,休息盼发工资”的工作,让这个爱玩的北京小孩有些坐不住,下班后便通过轮滑结识了一群玩极限运动的朋友。
2012年冬,张嘉豪发现自己有位好友发了动态,是一则玩单板滑雪的视频,顿时觉得这运动太酷了,“我也要学这个!”看着酷,玩却并不容易。
2013年1月,第一次和高中同学去南山滑雪场,张嘉豪就“摔成狗”,站都站不起来,但在洁白雪场上追求速度与激情的快感,深深地吸引了他。第二天,他又去了雪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实习期每月工资1200元,8天周末的雪票得花800块钱,除去100块钱公交卡、100块钱电话费,只剩下200块钱。为了省钱,张嘉豪只在家里吃饭,每天下班后就守在高速路口,蹭朋友的车去昌平雪场滑雪。碰到专业队在训练,他还会带上自己烤的面包,向对方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