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震把听恐怖故事,形容为“经历一场噩梦”。
“没有人不喜欢从噩梦中醒来的快感。”
这个观念也投射在张震的作品里,他总是在故事的最后添上一个豁然开朗的结尾。
谜底揭开,一个不幸的人获得救赎,一个作恶多端的人受到惩罚,一个缔结已久的迷思得到答案。
讲故事的人,也成了一个谜。
张震曾一度排斥视频采访,几乎没留下正式的影视资料,10多年来不用手机。
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流言,和他的故事一样经久不衰,甚至成为张震的“符号”:那个讲故事的张震,被他的鬼故事吓死了。
最近,我们和讲鬼故事的张震聊了聊。

在张震的家里,书房是唯一的禁区。
一盏灯常常在零点后亮起。作家点着了烟,手指放在键盘上,大脑开始天马行空。他常常望向门缝的位置,确保房门紧闭,没人能轻易在深夜进入。
靠门近些,能听见房间传来几声含糊的呓语。“他究竟要去干什么?为什么要一个人去搭车?不行,没有故事,动机太可笑了。”
他自顾自地傻笑,沉浸在臆想中,看上去像是一个精神出了问题的人。一旦门外传来脚步声,他会迅速抽离出来,以免吓到孩子们。
这是张震多年来的创作习惯——把自己放进一个单调的空间里。
他十多年来不用手机,微信也没有,外界要找他,都得先找到他的经纪人——也是他的妻子小静。他的生活只有创作这件事,家和录音棚,两点一线。
小静和张震,性格互补。小静性格勇敢,热情活泼,是个乐天派;张震内敛犹豫,带着细腻的匠气,内里是个悲观主义者。
《张震讲故事》里的女声配音几乎都是由小静来完成的,她也一度被听友称为“童年阴影”。

张震的妻子 小静
如今48岁的张震,曾被认为是中国最会讲恐怖故事的人,25岁就攀上中国恐怖类有声作品的顶峰。
上世纪90年代末,他迎上电台时代向前的潮流,抓住禁忌题材的价值红利,创造出恐怖类有声作品中的最大品牌《张震讲故事》。
大众传媒作为载体,恐怖艺术作为内核,两者交相辉映,掀起了上个世纪末的本土恐怖艺术创作潮。
在外界看来,张震是个十足神秘的人。他甚少出现在电视荧幕上,几乎没留下正式的影像资料。他给听众留下一个关于自己的悬念。
悬念是故事的基础,他和他笔下那些惊悚的故事一样神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