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都有我也要”,孩子的“趋同心理”,习惯性回答真的好么?
先来问几个问题。各位家长可以仔细阅读下面的三个场景,然后对照孩子平时的表现,回答出孩子是否有过同样的行为。
①几个孩子一起去买零食,宝宝想买草莓味的糖果,但看到其他小朋友都要了苹果味的,犹豫再三,还是放下了本来已经调好的糖果,选择了大家一样的苹果味。
②宝宝在上手工课,看到周围同学都用卡纸折小花,本想叠只小动物的他也加入到了折花的行列。
③孩子放学回家,书包没放就跑去跟妈妈说,他想要一个电话手表,因为班里同学都有了。
让我猜一猜,一定有很多家长都发现自家孩子有不少相似的经历。爸爸妈妈把这种表现归结为孩子没有主见、胆子小、不成事,但其实,这只是“趋同心理”在作祟,而且,这种心理十分普遍,可不仅仅是孩子们独有的特点,绝大多数人都会不自觉地被它支配。
“趋同心理”非常普遍,你我周围随处可见,它很厉害吗?
说起“趋同心理”,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从众心理”,也就是说,当个体和整个群体中大部分人在某件事上有所分歧,为了符合多数人的行为,个别人对自己的认知、判断和信仰做出调整的行为。
美国一家电视节目组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们安排一些演员站在电梯里,而在电梯外的被试验者却不知道他即将经历什么。
电梯门打开,一名普通乘客上了电梯,但他发现电梯里的人无一例外,全都背对着电梯门,难道不应该是后脑勺对着电梯背部吗?这名乘客虽有些尴尬,但没过一会儿也跟着演员们转过了身。随后,演员们全部转身90度,面朝电梯的另一面,乘客无奈,也跟着转了过去。他不知道,这一切都被秘密安装的摄像头记录了下来。
你看,就连成年人也躲不过“趋同心理”的布控。
“同学都有我也要”,孩子的“趋同心理”,习惯性回答真的好么?
其实很多人都逃不过“趋同心理”的控制,只能说,相较成人而言,这样的现象在意志力比较薄弱的孩子们身上,可能会更容易体现出来。
今天好朋友买了新款玩具,孩子会羡慕不已,明天同桌背了样式独特的书包,孩子自然也会想要。可当他跟爸爸妈妈提出这些要求时,父母的答复一般都不怎么经过大脑,要么马上答应,要么坚定拒绝,可这样的回答真的好么?
朋友小张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小宝两岁多,大宝已经上三年级了。因为要养两个宝宝,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的生活虽然称不上拮据,但也是精打细算。
这天,小张去接大宝放学,一路上,孩子跟以往有些不同,话不怎么多,像是有什么心事。小张默默观察,直到两人回到家,孩子才开口说出他的想法。
“妈妈,能给我买一个儿童手表吗?”儿子小心翼翼的说。原来孩子含含糊糊是想跟妈妈提个请求。
小张听了孩子的话,脑海瞬间开始转动,她觉得直接拒绝儿子未免有些“残忍”,孩子的要求自己满足不了,严厉批评只会让他受伤,说不好会因为这件事觉得家里条件不好,从而产生自卑感。可要是硬着头皮同意,孩子倒是高兴了,花这么多钱买个电话手表又显得有些奢侈,要是以后还有类似的请求,也不能通通都答应,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情急之下,妈妈只得问儿子:“你为什么想要电话手表?”
孩子回答:“因为班里的同学都有了,我也想要。”
小张知道,孩子并不是真的需要这个东西,只是想跟其他同学一样。误打误撞找到了原因,之后,小张开始宽慰儿子,和孩子讲起了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