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小时候,我们总能把爸妈气得五雷轰顶,忍不住咆哮……
其实吼完之后,爸妈肯定非常自责,但我们可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刚被吼完,眼泪儿都还没干,就哭着跑过去求抱抱,搞得爸妈一脸茫然——我是抱呢还是不抱呢?
图片来源:网络
又或刚被指责完没两分钟,就嬉皮笑脸地过来求爸妈陪玩,你有没有怀疑过:
我们人类幼崽是完全不要面子的吗?
小孩真的是没心没肺,不会记仇吗?
图片来源:网络
保持稳定的依恋关系
比记仇更重要
事实上孩子并不是没心没肺,他们不仅知道你在批评他,而且还很在乎这件事。
在非常著名的 「冷脸实验」中,小婴儿能快速发现妈妈情绪和行为变化,并陷入焦虑、崩溃大哭。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在「吼娃」时,娃也是会受到影响,产生负面情绪的,但为什么没有生我们气、记仇,反而过来要抱抱呢?
因为对孩子而言,建立亲子信任关系更重要。
在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中,从出生到两岁的阶段正是儿童建立基本信任感的关键期。
父母几乎就是小婴儿的全世界, 这份依恋关系的稳定对小婴儿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因此他们总会优先选择去稳定住这份关系。
当感到这段关系不安全、不稳定时,他们会下意识地去快速调整自己去寻求关系的复合。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宝宝不计前嫌,梨花带雨的过来求抱抱。
图片来源:网络
当然除了情感依恋,宝宝的记忆能力也限制了他们去记仇。
不够成熟的大脑
限制住了宝宝去记仇
➊ 婴幼儿时期记忆的存储能力不稳定
一般来说,成年人没有三岁前的记忆,对于 3~7 岁之间的事情,脑海中的记忆也是不连贯的。这种现象被称为 「幼儿期遗忘」,infantile amnesia。
这和婴幼儿记忆形成机制相关。
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位记忆的守门人,位于颞叶,名为海马体。那些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回想起来的记忆,其实都是由这位守门人海马体放入脑中的,这些信息也变成了脑海中的长期记忆。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但是海马体从小婴儿出生到发展成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伦敦南岸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专家 Rachael Elward 曾科普过, 孩子在 4 岁时海马体才开始具备长期持续记忆事物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记忆才越来越稳定。
加拿大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他们针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婴幼儿时期,海马体中新细胞在不断地急剧生长,这种现象称为海马体「神经发生」。
而这样强烈的神经发生与婴幼儿时期稳定的记忆存储并不兼容,小朋友海马体的记忆注定会随着神经发生而衰退消散。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因此我们会发现宝宝很难去记仇,甚至很难有婴幼儿时期的记忆, 因为这个阶段他们的记忆能力还没发育好,而且还经常因为强烈「神经发生」把记住的也给搞丢,所以.....
能记住就不错了,记仇那可太难了!!!
图片来源:网络
➋ 宝宝的大脑更容易忘记难过的事情
美国《神经科学杂志》曾发表过一个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