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a Monerssori最伟大的贡献之一发现了:“人”的发展也存在敏感期。他通过对幼儿自然行为的细致、耐心、系统的观察后指出:儿童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都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促使他对环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对有关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很耐心,而对其他事物则置若罔闻。这种能力与印刻现象十分相似,蒙氏将其称为敏感期。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果我们对任何一个敏感期进行压抑,都会成为孩子性格成长发育中的缺陷,甚至演变成人性弱点,所以,家长一定要知道敏感期的特点和处理方法,为我们的孩子按照他自己的轨迹成长提供宽松的环境。
什么是敏感期?
儿童敏感期是指儿童在连续相接短暂的时间里,会有某种强烈的自然行为。在这期间内,对某一种知识或技巧有着非常深的感觉。敏感期的出现使孩子对环境中的某个层面有强烈的兴趣,几乎掩盖了其他层面,并且在这期间的孩子会出现大量的、有意识地性的活动。在敏感期内施教,事半功倍,迅速提高孩子心智的发展!
下面,我们就细数一下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哪些主要的敏感期。
说明:每个孩子的发育状况不同,敏感期时间会有所差异,但是如果家庭环境比较宽松,没有压抑或者特殊经历的孩子通常会在这个年龄阶段内。
光的敏感期(0—3个月)
特点:刚出生的宝宝对光感非常敏感,这时宝宝需要适应白天和晚上的光线差异,所以白天要拉开窗帘,晚上要关灯睡觉,让宝宝适应自然的光线变化。
建议:可以给宝宝多看黑白图。
味觉发育的敏感期(4—7个月)
特点:宝宝自己的口腔可以感觉到甜、咸、酸等味觉。
建议:添加辅食的开始,一定要注意饮食的清淡,保护好宝宝味觉的敏感程度。
口腔的敏感期(4—12个月)
特点:这时宝宝喜欢吃手,他在用口进行尝试、感觉,甚至一些抽象的概念。
建议:请妈妈们给宝宝口腔发育的机会,让宝宝吃个够,不要无情地把宝宝的手从他嘴里拿开。
手臂发育的敏感期(6—12个月)
特点:这个时候孩子喜欢扔东西,这是最早的手眼协调发育的标准。
建议:请看护者不要管制宝宝这个行为,让他扔个够。
大肌肉发育的敏感期(1—2岁)小肌肉发育的敏感期(1.5岁—3岁)
特点:喜欢扶、站、努力行走。
建议: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是活泼好动的时期,此时给予他充分的空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他熟悉更多的肢体动作,和他一起做许多游戏运动,使各种肌肉得到训练,增进亲子关系,并且还能使左右脑均衡发展。在动作敏感期,精细动作的训练不仅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还可以开发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