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在孩子洗脸刷牙的时候,提前准备好记时器,和孩子说,今天让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看看你能不能在6分钟时间内把牙刷了脸洗好了,好了,计时开始,如果孩子完成了就给予鼓励和表扬。
让孩子在轻松有趣的游戏中认识到时间,在具体的数字中感受到时间的长度,知道每天在做的事情都与时间发生着密切的关系,能够更快的认识了解时间。
这样由孩子参与制定的制度,他会有更好的积极主动性去完成任务的,也会清楚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事情,坚持下去好习惯就能养成了。

二、孩子学会分清主次做事情
有的孩子习惯做事情不分主次,先做自己喜欢的,把最重要最难的事情放在最后,这样可能会导致拖延时间,完不成任务的,自信心受损。
比如,小雨放学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看他喜欢的动漫书,在做一会手工折纸,把最重要的作业留到晚饭后才开始做,因为作业多题目难,写到很晚人又困又沮丧,最后也没能写完作业。
这样孩子以后再碰到有难度的事情,会没有自信心,选择逃避,不愿意去做,磨蹭拖拉的症状就会出来了。

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把要做的事情从难到易进行分类,分为重要又有难度;重要又简单;不重要又简单;依次贴上红色,黄色,绿色的标签。
一定是先做红色标签上今天必须完成又比较难做的事情,在做黄色标签的必须要做又简单的事情,最后再做绿色标签上的事情。
在一开始精神状态最好,时间也充足的时候,做重要又最难的事情,会更容易解决难题,这样越做越简单,就越有信心,做事的积极性高了,自然不会磨蹭拖拉了。

三、利用沙漏法分段式管理时间效率更高
孩子一般是不能长时间保持集中注意力的,沙漏法就是把时间分成若干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内孩子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通过分段时间来完成任务,每一个时间段的任务完成,都会让孩子增加自信心,专注力得到提升,又能充分利用每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