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趣读山海经》挑选了19种神兽,并对每种神兽的特性,特点,功能进行了概括总结。

每个神兽还有自己独特的传说故事,以及跟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
比如在讲述“何罗鱼”传说的时候,先讲了休旧鸟变何罗鱼的传说,但是孩子看到何罗鱼的图片后,会产生一个问题“何罗鱼怎么跟八爪鱼这么像?”

神话故事的下面,就给孩子做了解答:明代的杨慎也认为何罗鱼就是八爪鱼!
或许,古人无法解释一个鱼为什么会有“八只爪”,所以编出了休旧鸟变何罗鱼的传说。
这样给孩子讲山海经,它就变成了一个体系,让孩子把知识点串成线,融会贯通。
除了神兽外,《趣读山海经》还介绍了地点和事件,彼此融汇,有一定的重复,这样能加深孩子的记忆和理解。
在讲述“旋龟”传说的时候,出现了“应龙”,而讲大禹治水和“夔牛”的时候,“应龙”又出现了,虽然没有“应龙”专门的主题,但是永远是配角的应龙,却留在了孩子的记忆中。
2、用故事的形式去讲述
《趣读山海经》一书,不管是讲述神兽,介绍地方,回顾神话,都是用故事的形式,有人物,有情节,有感情。
《山海经》原文中介绍胜遇的时候,仅仅说:有鸟焉,其状如翟而赤,名曰胜遇,是食鱼,其音如录,见则其国大水。
但是“胜遇”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鸟,发生了什么故事?我们就得看看《趣读山海经》了。
书中讲述了“大禹被继母和弟弟算计的时候,是谷仓上盘旋的胜遇救了大禹”。

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故事,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神话。《趣读山海经》带孩子在一个又一个故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伟大和神奇。
3、大量精美的手绘插画
山海经这么奇特的书,一定要配上有趣的图片,孩子才能更喜欢。
“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角的鸟,生着翅膀的人”这是鲁迅先生笔下的山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