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格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也引起了学者专家的关注。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 刘铁芳:体现了我们现在有很多家长已经开始意识到或者说已经觉醒了,那就是要尽可能给孩子们的个性发展、自由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当下的基础教育,第一个要高度重视体育,重视孩子们身体的教育,这对于孩子们健康的精气神养成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专家认为,家庭教育需要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全面考虑孩子将来面对的升学、择业等问题。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 刘铁芳:因为这是在小学阶段,但往上走怎么办?孩子还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那很显然到中学到高中不可能由家长都来承担,孩子还是要跟这个社会接轨,学校教育在今天孩子成长之中还是不可替代,所以家庭教育或者说家长,还是有必要去寻求跟学校教育的对接。
家庭教育不能“懒”也切莫“揽”
罗格带娃最大的特点就是玩,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极其有针对性和一定专业性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为此他自己首先从程序员转行成了户外教练,每天带着孩子玩,能做到这一点相当不容易,对于绝大多数家庭而言也不太现实。再加上对于孩子安全的考虑,还是有必要再提醒一下各位爸妈,类似的带娃方式不宜盲目效仿。
从罗格儿子的身上可以看到,这种家长主导下的个性化教育的确有其意义,小罗汉体魄强健,运动能力出众,对学习也有自己的见解。然而,家庭教育替代不了学校教育,还在上小学的罗汉毕竟不可能脱离学校,父子俩也不得不面对学习成绩、学校秩序以及未来可持续性等一系列问题。作为一种利弊都很鲜明的教育探索,如此“带娃”效果最终如何,仍然有待观察。
站在家校共育的角度,家庭和学校倒是都可以从“罗格式带娃”中得到一些启示。家长不能都去做运动教练,至少抽时间多陪陪孩子吧?多关心他(她)的世界,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和兴趣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在开展文化教育的同时更要大力保障孩子们的体育锻炼,“文明其精神”也要“野蛮其体魄”,为孩子们科学地强身健体提供更多的物质支持和技术指导。这也算是“带娃”这门课留给家长和学校的一些思考。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符樱】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