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是燕雀,我们的孩子就一定是燕雀吗?
他若有鸿鹄之志,又有踏实积极、持之以恒的行动,我们不妨放下自己对他的期望,放下自己的那点私心杂念,让他大鹏展翅同风起,说不定就扶摇直上九万里了呢?
小马过河的故事,人人都当个笑话来听,可我们却在太多时候,都做了那只可怜的松鼠——我们趟不过去的河,就觉得小马也一定趟不过去。
2,
我父母对我的孝道教育,介于华龙和大鹏之间。
小的时候,父亲就经常教育我,“我就你这么一个儿子,等我跟你妈老了,就指望你养活我们了。”
“你姐姐和妹妹,都要嫁人的。嫁出去了,就是婆家人了,她们的任务,是养育自己的孩子,再给公公婆婆养老。
我跟你妈,要靠你和你媳妇养老。你找媳妇时,要找人品好的,我跟你妈也能少受点气,多享点福。”
那个时候,我内心就很骄傲,觉得自己与姐姐妹妹不同,因为我身上有了给父母养老送终的神圣使命。
后来跟姐姐妹妹闹了矛盾,父亲总是揍我重一点,揍姐姐妹妹轻一些。
我跟姐姐妹妹犯下同样的错误,父亲把我揍得鬼哭狼嚎,却很可能不会动姐姐妹妹一根手指头,而是瞪着眼睛,批评几句。
我觉得父亲不公平,就很生气地问他原因,甚至私下怀疑,难道我是捡来的?
父亲就解释道,“你姐姐妹妹,早晚要嫁人,终归是外姓人。我揍她们重了,她们可能记仇,以后嫁了人,就不回来看我了。
你是我儿子,再怎么揍,你都姓陈,都是我儿子。”
我听了父亲的解释,很满意,还有点小小的得意——原来父亲对我严格要求,是把我当作永远的自家人啊!
父亲跟华龙的父亲一样,很坦诚地对我这个儿子,讲明他的私心:我养儿子,就是为了防老,天经地义,没什么需要遮遮掩掩的。
我读大二的时候,暑假拿了许多书回家,准备考研。
父亲得知我准备考研,什么也没说,就是轻轻叹了口气。
这声轻轻的叹气,却在我心里翻起浪花,我决定试探一下,确认父亲的真实态度。
“爹,你不想让我考研?”我问父亲。
“没有。”父亲否认道。
我放下这个话题,等了一周,又试探父亲道,“爹,我想清楚了,毕业后先找工作,挣点钱,有了积蓄,再考研。”
父亲的脸上,立刻笑开了花,那才是发自内心的笑意,“这样也好。我跟你妈年龄大了,我都快六十了,这些年供你读书,也真想歇歇。”
我试探出了父亲真实的态度,内心一阵悲哀,却笑着对父亲说道,“嗯,我能理解你。”
从那天开始,我天天出去找人玩乐,极少看书。
大概过了十来天,父亲批评我道,“娃啊,以前你放了假,回来后经常看书。这个暑假,你天天玩,不是个事吧?”
我嗯了一声,没做过多解释。
又过了两三天,父亲生气了,更加严厉地批评我道,“你这段时间,太不像话,玩得太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