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憋了的一肚子委屈,让我没有控制好自己,愤愤地说出了心里话,“学习,学习!你又不让我考研,我学习干什么?”
父亲愕然,他震惊地看着我,嘴角一阵抽动。
我突然就心虚了。
父亲不容易啊。
是我自己贪玩,荒废了学业,自己要求退学了两次,才耽误了两年的。
是父亲想尽办法教育我,让我幡然醒悟,逼着我回到了学校,通过读书改变了认知、见识,乃至命运。
是父亲推着人力架子车,冒着酷暑严寒,一个村子一个村子贩卖蔬菜,靠着一斤几分钱的差价,每天赚三五块钱,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下煤窑打工,给我积攒起一点点的生活费,一点点的学费的。
父亲为了我,一直拼到了六十岁了。
他累了,想歇一歇,我有什么资格抱怨他?
我慌忙擦掉眼泪,强颜笑道,“爹,我读了这么多年,自己也读厌倦了。是我自己学不进去了,刚才那话是故意气你的。”
父亲默默低下头,也擦了擦眼泪道,“是爹没用啊!”
这是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次对话,父子面对面垂泪的情景,让我体会到了生活的无奈与辛酸。
后来,我借了初中同学的摩托车走亲戚,撞在了石磙上,医生说有生命危险,我才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尤其是思考我父亲和母亲活着的意义。
那次车祸,那次的思考,让我彻底下定决心,再无遗憾地放弃了考研。
但是,我的那句话,却成了父亲永远的一块心病。
他不止一次地跟我旧事重提,“都怪爹啊,当年应该支持你考研了。”
我也不止一次地跟他反复解释,“我早就厌倦读书了,大二还想过退学呢。不考研,走入社会,我学到了更多。”
“你不恨爹?”父亲问我。
“开玩笑!老爸你永远是我最敬重的人,纯爷们!”我笑答。
父亲笑了笑,再度叹气。
这就是人生吧。
我知道,当年我若坚持考研,父亲再苦再累,也会咬牙坚持供我读下去的。
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