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直保护孩子,不让孩子接触不是解决的方法,解决的方法是让孩子知道界限在哪里。
一个被限制吃糖果和冷饮的孩子,性格发展会受到哪些影响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不给孩子吃,只是一时没吃到而已,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吃了才不会伤害孩子的身体呢。
这是一种浅显的认识,想要真正理解这个问题,可以把自己当成孩子,从自己的感受来说话。
一个被限制吃糖果和冷饮的孩子,会有自卑感。
就拿上述两个例子来看,别的孩子都在吃,只有一个孩子不能吃,这个孩子是什么感受呢?他不会理解妈妈所说的“对身体不好”的概念,他想到的就只是委屈,久而久之,他觉得自己不配。
想一想我们小时候的经历,就能真正体会到孩子的感受了,如果别的孩子都在吃一样东西,而且是很诱人的糖果,自己不能吃到,你会是一种什么感受呢?
再来,当一个孩子被过度限制自由的时候,还是那句话,他们不会理解父母的初衷,他们只会觉得是父母不够爱自己,是自己不配,这种想法一旦露头,他们就会产生自我否定。
自我否定,是性格问题的开始,之后他们会自卑、敏感,性格产生不同程度的扭曲……
所以说,不允许孩子吃糖果和冷饮,带来的伤害要远大于家长能想到的。
合理引导孩子吃糖果和冷饮
正确的做法是合理引导,而不是“一刀切”。
无规矩不成方圆,面对孩子吃糖果这件事也是如此。
孩子最开始接触糖果的时候,妈妈就要给孩子植入一种概念:糖果可以吃,但是不能多吃,吃多了对牙齿不好,牙齿蛀牙后,要看牙医,牙医会拿着钻头钻小牙。
这是孩子最容易理解的一种说辞,而至于糖果对身体其他方面的影响,孩子不太容易理解和接受,家长可以不提。
可以吃糖果,但是必须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次只能吃定量,吃完以后要漱口刷牙。
冷饮的合理控制就更简单了,从孩子第一次接触冷饮开始,就要让孩子明白一件事:冰激凌可以吃,但是每天只能吃一个,因为吃多了会肚子痛,要去看医生。
如果从最开始就给孩子植入这样的概念,后边孩子就很容易控制糖果和冷饮的摄入量了。
孩子可以吃糖果和冷饮,但是每次是定量摄入,不能过量吃,这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