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了解、识别欺凌,是学会自我保护的第一步。

支持孩子
如果孩子不幸遭到了他人的欺凌,回家后没有得到大人的理解与支持,那对孩子来说,会是另一层的伤害。孩子受到欺凌,大人们可以做的有两步:
- 倾听孩子
- 支持孩子
格雷厄姆·拉姆斯登提议“从孩子的角度去详细了解他们所经历的事情”。倾听孩子的想法,是在告诉孩子“他们值得大人为他们投入时间”,这是大人了解孩子的最初入口。
电视剧《小舍得》里,米桃受到同学的欺凌,和父母说的时候,父母一边是不怎么相信,一边是让她不要放在心上。父母的态度,让米桃变得愤怒。
学会倾听,简单的4个字,需要大人的耐心与平等视角。父母除了倾听,还有对孩子的支持。
《小舍得》里,颜子悠被辅导班老师用言语欺凌,颜子悠的妈妈田雨岚知道后,并没有真正理解孩子的难过,也没有具体的行动支持。这让颜子悠在心理上,与妈妈产生了距离感。而同样受到言语欺凌的夏欢欢,她的爸爸夏君山知道后,特意跑去与老师据理力争。
当孩子受到欺凌后,父母的不同态度与行动,会给孩子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父母的理解、支持,是孩子未来行走社会的底气。

在那些孩子欺凌的新闻底下,很多身为父母的成人气愤不过,纷纷表示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受欺凌,他们会加倍奉还。也确实有这样的新闻出现,而新闻的结果,大多是两败俱伤。
对于孩子受欺凌,格雷厄姆·拉姆斯登分享了这样一个观点:
成年人要为受害者提供一些选择和思考技能,假如再一次遇到欺凌者,这些技能可以帮助他们减少伤害。
具体如何和孩子分析、讨论,提供“选择和思考技能”,要结合孩子的年龄,讲孩子能听得懂、能理解的内容。在这个过程里,有两个原则要把握:
- 大人要和孩子共同选择、共同构建解决方案
- 尽量不改变孩子的日常生活安排,除非孩子愿意
一般情况下,大人们会直接告诉孩子怎么做,但其实能让孩子更快成长的方式,是和孩子一起“共同”选择、“共同”构建解决问题的办法。听听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能接受的方法。有时候,我们以为特别好的方式,孩子并不一定能接受。
另外,尽量不改变孩子的日常生活节奏,因为孩子没有错。在孩童时代,曾受过同学欺凌的一个人,回想起曾经的日子,他很庆幸父母没有改变他的日常生活安排。在这件事上,他感谢父母为他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