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让一人忙碌,是全家人的过!
一个孩子抱怨妈妈脾气暴躁,何以会引起公众的热议呢?
抛开具体事件而言,这个问题反映的是数千年来,中国传统家庭文化中的毒瘤:很多家庭中,付出最多的人,往往最卑微,最不被认可和尊重。
之前,有一个女孩儿跟我讲述过她的亲身经历,她和相恋4年的男友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男友带她见家长,和男友一家只吃了两顿饭,她坚定地和男友分手了。
刚到男友家,男友的爸爸提议大家去饭店吃饭,可男友的妈妈怯怯地说,家里已经准备了饺子馅,还是在家吃吧。
男友的爸爸马上拉下脸来,训斥男友的妈妈不懂事,准儿媳第一次来家,还这么穷酸,真丢人!
男友的姐姐也不耐烦地训斥男友的妈妈:“你啊,总是在大家高兴的时候扫兴,什么时候能改改!”
连女孩的男友也不高兴了:“妈,你能不能别没事找事!”
女孩看出男友妈妈的尴尬,借口说自己坐火车太累,不想出门了,就在家里吃吧。
男友的妈妈听到这句话,就像看到了救星一般,马上去厨房忙活起来。
这时候,男友的爸爸和男友开始坐下看电视、刷手机、喝茶聊天。
男友的姐姐,躲进卧室,一边追剧,一边训斥、监督自己的孩子写作业。
男友的姐夫则干脆打起了手机游戏。
只有男友的妈妈一个人在厨房里忙活7个人的饺子和一桌子的菜。
女孩过去帮忙,男友的妈妈眼睛都红了:“这么多年,都是我一个人在忙!”
收拾一条鱼的时候,男友的妈妈被鱼刺划破了手,女孩去告诉男友,男友说:“我妈自己知道创可贴在哪里。”
男友的爸爸说:“贴上创可贴也不管用,干活儿还不利索。”
男友的姐姐和姐夫则没有吱声。
女孩回到厨房,男友的妈妈已经带上胶皮手套继续收拾鱼了,边收拾边说:“跟他们说还不如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