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种共同特征其实都是“王庆来”式的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所带来的直接影响,也就是促成被校园霸陵孩子的“元凶”。生活在这种家庭的父母,往往在孩子受欺负的时候选择忍让,甚至是选择道歉,哪怕是对方有错。他们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但往往就是这种情况,让孩子们越来越自卑,遇到事儿了不敢告诉老师,也不敢告诉家长,因为他知道这种做法是徒劳的。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就养成了“讨好型人格”,走到社会职场中也被贴上“老实人”、“烂好人”的标签。
既然如此,为什么原生家庭不把孩子们培养成“不怕事的何幸福”式的性格呢?究其原因,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很普通,没有显赫的出身给自己背书,没有富可敌国的财富让人仰慕,没有稳定的工作让人尊重,所以大多数普通人都是一副小门小户的心态,讨好与忍让,成为了他们的生存之道。而当这种讨好心理占据主导时,人就会不由自主的降低身段,甚至卑躬屈膝到自己都厌恶的程度。
有一个活生生发生在我身边的例子,我听完之后细思恐极。
亲戚家是一个很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自己做小本生意的,家里有个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孩子。有一天体育课,亲戚家的孩子因为遭遇了校园霸陵,不愿意上体育课,蹲在班级门口百无聊赖,还有几个没上课的同学在班里嬉戏打闹。结果下体育课后,很多孩子发现自己的书包被翻,钱也被偷走,于是班主任就把几个没上体育课孩子的名字写在了黑板上,让大家投票选中“你心目中的小偷”,并把票数一五一十的标注在了黑板上,最终得票最高的,就是亲戚家的小孩。于是班主任威逼利诱,非让孩子承认自己“偷窃”的事实,尽管没有证据表明就是亲戚家孩子偷的。见威逼利诱无果,就威胁亲戚,说孩子偷东西,以人品问题要求孩子立刻退学。结果令我没想到的是,亲戚不分青红皂白先把自己的孩子打了一顿,又让他跪在家里整整一夜,第二天带着孩子去求班主任,希望能让孩子继续上学。见班主任不松口,就勒令孩子给班主任下跪,据说全班同学都看到了这一幕。
我不知道这件事会对这个孩子的心理造成多大阴影。可就在我觉得已经讲完的时候,没想到还有一件事,更是惊掉了我的下巴。
就在“下跪”事件过去半年后,亲戚家的孩子又双叒叕“中招”了。据亲戚讲述,这件事是发生在一个中午放学,孩子正常放学回家吃饭,连书包都没有背(划重点,后面就知道了),结果下午上学的时候,又是那个班主任,把孩子叫到了班级外,问孩子为什么屡教不改,上次偷完别人书包的钱,这次改偷照相机?就在这个孩子懵逼的时候,班主任才说中午一个女生书包里装的最新款的照相机不见了,于是班主任就怀疑又是这个孩子“顶风作案”。然后亲戚又给他走了一遍流程:皮带炖肉、跪洗衣板一整晚、去学校给老师道歉、联系对方家长赔款道歉,班主任这才允许孩子继续上课。
听完后,我挺为这个孩子的未来担忧,因为他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讨好型人格”,成为一个缺乏主见、胆小怕事、唯唯诺诺的人。生活在“王庆来”式的原生家庭,是他的悲哀。是父母的“讨好型人格”,催生了一个又一个“讨好型孩子”,才会有那么多校园霸陵,社会职场才会催生了那么多“讨好型打工人”,社会才会出现一起又一起类似于“唐山打人”事件,这是一个蝴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