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吃饭了不吃,该睡觉了不睡,让干什么偏不做,莫名其妙哭起来没完,气得吼叫不管用,好好说不听,打轻了皮了不管用,打重了哭,睁眼期盼能跟孩子和平相处的一天,往往都只是“墨菲定律”的验证,也就是怕什么来什么。
恨不得出生就知道“无敌两岁”开始做心理建设了,还是躲不了跟这个小神兽每天斗智斗勇,河东狮吼的老妈每天上演,我还得时不时给他讲讲《我妈妈》又凶猛又温柔的故事,焦虑的怕他真的“怕”我。
温柔而坚定真是每天听,我也知道道理,但是今天重新定义一下,那就是“语气温柔,行为坚定”
先说听话这事,我们希望孩子听话就是告诉她干什么他就干什么,换就话说就是“令行禁止”,发现没有,改成这四个字后,就发现对宝宝可能有点难了,所以简单,有效最重要!
“宝宝吃饭了,快点先别看动画片了,先别玩玩具了,不然饭都凉了,吃了肚子疼了......”
“宝宝该睡觉了,你不睡觉以后都不许看动画了,不能吃好吃的了、不能......”
孩子接收到的信号,打断了我玩玩具,不让我看电视,总之就三个字“不开心”
所以解释多了说多了根本没用,因果这种逻辑关系在宝宝这根本不成熟,他才不管不吃饭的后果,也不知道那些意味着什么
怎么做?
第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前进入程序
比如我会让我家宝宝给小鳄鱼、小兔子这些毛绒玩具“做饭”,减少了我做饭时候他给的干扰,也为一会吃饭做铺垫,这招用了10天都管用,中途有点儿不好使了,换别的,一周后继续使用,一个月内基本有效。(必须灵活,你得知道这些小宝宝的升级速度有多快)
第二、最最直接的说“宝宝吃饭了”“吃饭时间到”"该睡觉了"肯定句,不是问句
宝宝吃饭喽!是肯定的!别问:“先放下玩具,吃饭好不好?”一句“不好!”分分钟你就气顶脑门了!然后把他放到餐椅上,带上饭单开餐,这个过程越短越好,一定会有两种情况配合和不配合,配合不用说了,开始就餐;
不配合的话,坐到上面还要下来,哭闹,“转移注意力”开始了,今天做的是“小猫爱吃的小鱼,小兔子爱吃的小鱼干,宝宝长大了,不做挑食的小狐狸,我看看宝宝有多棒”(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和绘本里面的场景,都可以有效利用,这类话术要靠家长自己积累,因为你的宝宝你最了解)还有这个时候的温柔大法可以上演了,妈妈知道你正玩的开心,吃吧,吃完妈妈陪你玩,然后同时进行吃饭的动作,别坐那商量起来没完,这个年龄的小家伙,要是单纯讲道理,哭上一个小时是不在话下的。
总之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安静下来吃饭,而不要想尽一切办法让他放下手中的玩具再过来吃饭,这一点一定要弄清楚重点,否则事倍功半,你可能要连过好几关。
(睡觉的详细内容,参考之前的文章,睡眠问题篇,提前进入睡前流程,提前铺垫,对付宝宝的小情绪,妈妈们一定要用些“小心机”宝宝规律睡眠问题篇-反复、倒退一篇说全)
随着宝宝身体和思维的共同发展,自我意识真的是越来越强的存在,所以家长那些“要求什么孩子都能配合的”幻想,赶紧消灭,不然就是徒增烦恼。
你非要停留在原地跟他温柔地说,现在不能玩玩具了,不能怎么怎么样了,该吃饭了,到了吃饭时间大家都应该先吃饭啊,否则.......结果就是他继续不听话,继续玩或者继续甚至更严重的抵抗你,而你就在想,我这么温柔的跟你说不好使是吧,说了不听是吧,非得急眼才行是吧,非得挨揍才行是吧,结果不用我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