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东西后尽快喝水或漱口
蛀牙发生的生化机制是蔗糖给细菌提供能量,细菌快速生长、繁殖并释放出酸性物质,溶解矿物质结构的牙齿,这个过程大约需要20-30分钟。
由于人类生活科技的演变,现在我们身边的食物结构都是趋向于含蔗糖且精细化类别的,就比如说饼干、面包、蛋糕、酸奶、白米饭、细面条等,所以现在的娃都被高风险食物包围着。
既然无法避开这类“方便”食物,那就……打“时间战”!
也就是说,监督孩子的饮食时间,尽量将每次控制在20-30分钟,吃完让他们大量喝水或用清水漱口,这样就能够将细菌获取能量的过程打断。
帮助娃选择健康的饮食
过多的含糖食品和饮料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不健康的!它们也是导致蛀牙的罪魁祸首!
然而,人类的大脑始终无法避免对糖类的依赖,很多家长自己都是“糖”的忠实爱好者。为了守护娃的牙甚至全身健康,家长要趁娃还小尽量减少家庭添加糖的摄入,让他们别再“爱上”糖。
具体可以这么做——
不要给2岁以下儿童提供额外添加糖的食物和饮料;
帮助2岁或以上的儿童合理降低高糖分、高碳水化合物、精细加工零食、辅食或饮料摄入量;
最大化给予孩子进食健康的食物,譬如高纤维量、低糖分的水果、蔬菜及纯牛奶。
这样优化后的饮食结构有利于降低孩子的蛀牙发生率,促进牙槽骨的发育。
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
在宝宝萌出第一颗牙齿6个月内或1岁前进行第一次口腔检查,定期3个月至每半年进行口腔健康检査,有助于保持孩子的牙齿和牙龈健康。
娃大约3岁时就诊,口腔医生会帮助孩子清洁平日家长难以清洁的牙齿污垢及细菌、涂氟以及乳磨牙窝沟封闭,或进行相关的牙齿治疗。
图源:中华口腔医学会
同时,口腔医生会根据孩子的情况作出复诊计划。
和其他疾病一样,预防与早期诊断对保持孩子的牙齿和口腔健康是很重要的,也能够防止对身体造成其他可能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