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的宝宝来到这个世界,新手爸妈们发现曾经期望的天使降临就是痴人做梦,宝宝的哭闹,夜夜无眠令新手爸妈们头疼而不知所措。可可妈这篇文章就主要谈谈新生儿的睡眠特征以及如何开始养成健康睡眠习惯,分享给和我曾经一样焦头烂额的新手爸妈们。
新手爸妈不知所措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生儿的睡眠模式和成人的睡眠模式是非常不同的,我们无法用成人的睡眠方式套用在宝宝睡眠上。首先,新生儿需要大量的睡眠时间,第一个月的新生儿的平均睡眠时间每天大约是16 18个小时。其次,新生儿的睡眠主要是浅睡眠,成人的睡眠多数为深睡眠。新生儿和成人的睡眠周期也非常不同。新生儿的持续睡眠时间(睡眠周期)也非常短,50 60分钟;而成人则是90 100分钟。成人在一个睡眠周期的结束会自动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而新生儿尚不会自己连接睡眠周期,需要大人的帮助才可以。
现在我就重点谈一下前四个月分阶段的宝宝睡眠特征以及妈妈们为了宝宝能有一个好的睡眠习惯所需要做的努力吧。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宝宝是早产儿的话,这里的6 8周是需要从预产期开始算起。我们这里也需要解释一个关键名词,褪黑素。褪黑素也叫睡眠荷尔蒙,是一种人体分泌的荷尔蒙,它的分泌在夜间最多,一般在凌晨2 3点达到高峰,白天会降低。夜间褪黑素的水平高低会直接影响睡眠的质量。
6 8周之前(重要特征:睡眠无规律,黄昏闹)
6 8周以前的宝宝的睡眠是没有规律的。我们成人是秉承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物钟的,而宝宝的生物钟在这个阶段尚未形成。此时的宝宝也是分不清白天黑夜的。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靠妈妈体内分泌的褪黑素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来调节作息,从而形成生物钟的。当宝宝出生后,宝宝和妈妈之间的这种连接被打断了,而宝宝自己体内尚未开始分泌褪黑素,所以这时的宝宝是无法区分白天黑夜的。这时宝宝的作息主要是随着喂养的时间来的,往往吃着奶就睡着了,睡很短时间又醒了。宝宝睡眠都非常轻,很容易醒,有的宝宝睡20多分钟就醒了。这时侯妈妈们主要还是把精力放在母乳喂养上面,尽力哄宝宝睡觉,让宝宝多睡觉。
虽然宝宝的睡眠规律不会在这段时间形成,以下的做法是有助于宝宝尽快形成睡眠规律的:(1)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一种叫色氨酸的物质,有助于褪黑素的分泌。(2)白天让宝宝多接受自然光刺激,比如带宝宝外出散步;(3)夜晚家里尽量保持安静,调暗灯光;(4)让宝宝融入全家的日常生活中,比如早晨全家一起起床;(5)增加DHA的摄取,DHA是促进婴儿的大脑发育的,同时也促进睡眠规律的形成。一项研究表明,宝宝摄入DHA过低的话会减少深度睡眠时间(Faglioli et al 1989)。另外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孕妇血液中DHA含量较高,她的宝宝安静的睡眠时间较长 (Cheruku et al 2002)。
值得注意的是,宝宝这时候尚不能把外界的一些刺激和自己的行为联系在一起,所以在这个阶段还不会养成一些不好的哄睡习惯。此阶段抱睡,摇睡,推车睡等都暂时不会形成习惯,虽然可可妈妈不提倡这些哄睡方式。
另外宝宝在这个阶段有一个特点就是中国人传说的黄昏闹,英文叫the period of PURPLE crying 。PURPLE是以下几个描述的缩写,准确的描述了黄昏闹的症状:Peak of crying(宝宝的哭闹始于两周大,随月龄增加,会在6 8周左右达到高峰,大部分消失于八周左右,有的可持续至3 4个月), Unexpected(毫无征兆的哭泣), Resists soothing (非常难哄),Pain-like face (宝宝的脸痛苦得像生病),Long-lasting(哭闹时间很长,有时达一个小时以上,最长一天哭5个小时),Evening(多发生于傍晚和夜间)。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黄昏闹只是婴儿的一个发展阶段,是每个婴儿必经的阶段。新手父母们大可不必紧张。记得可可8周大的时候我下午5点左右带她在小区广场玩,她突然止不住的大哭,一瞬间广场上的其他妈妈奶奶姥姥全部把眼光投在了我身上。我当时恨不得人间蒸发,我是个多不称职的妈妈啊。现在想想,这是件多可笑的事情,我把宝宝的自然生长发育归咎于自己的不称职。
8周 4个月(重要特征:睡眠开始有规律,晚上睡眠时间提前)
从第八周开始,宝宝的晚上睡眠开始有规律,夜醒次数变少,一般2 4次都很正常,最长的睡眠时间可达4 6个小时。宝宝也应该养成了固定的睡眠时间。最重要的是,晚上睡觉时间开始提前。大部分宝宝在3~4个月左右的时候睡眠时间就提前至晚上6 8点。可可在8周之前都是晚上9点睡,而过了8周之后晚上6点左右就睡着了。那时候作为一个新手妈妈,我那时糊里糊涂的以为这是白天的小睡,还曾经犯傻的晚上8点钟把可可叫醒洗澡。殊不知这已经是小婴儿夜晚的开始了。新手妈妈们一定要抓住这个规律,早点让宝宝开始他/她的夜晚了。早睡对宝宝以及妈妈的好处都是是非常多的。有研究表明,晚上8点以前就睡觉的宝宝,出现睡眠问题的几率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