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回想一下,是不是许多孩子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可玩不了多久,就你哭我闹,不欢而散?
前两天,有一位妈妈也给我说了这样一件事,他8岁和5岁的两个儿子在一起玩玩具时,经常是玩不了多久就会一个哭一个闹。
任凭她怎么处理两兄弟之间的冲突都无济于事。这位妈妈的心里也特别烦躁。
孩子之所以会有这些现象发生,主要是他不会处理与朋友、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日常冲突,没有具备与人相处的能力。
接下来,我们巧用三招:问问题、问感受、怎么办,就能培养孩子解决冲突和与人相处的能力。
用了这三招之后,你会发现,孩子与小朋友之间发生了冲突,以及和老师、家长等之间的冲突也能自己解决了,与人相处的能力也渐渐培养起来了。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这三招具体怎么用。
第一招:问问题。
就是要搞清楚孩子们的想法,孩子们对事物的看法。
我们就以那两兄弟玩玩具为例。妈妈和颜悦色地问弟弟:“哥哥怎么哭了?”“我想玩哥哥的玩具,他不给,我使劲儿去拖,哥哥就碰了我一下,我使劲打了一下他的脸。”弟弟说。
妈妈又轻声问哥哥:“是这样吗?”哥哥边哭边点头。
在问问题时,不评判的谈话是最好的谈话。
如果妈妈在问问题时,加进了自己的评判的话,另一方的反弹情绪立刻就来了,也许还会吵得一塌糊涂。
如在问问题时,妈妈对哥哥说:“你是哥哥,就把玩具给弟弟玩一下吧。”
哥哥说:“我的玩具就不给弟弟玩!” 妈妈说:“给弟弟玩,1、2、3。”哥哥一边把玩具扔给弟弟,一边哇哇大哭地跑开了,边跑还边说:“每次都这样,把我的玩具抢去给弟弟玩。”这样反而还适得其反。
所以问问题时,要认真了解情况,减少评判或者不评判。
第二招:问感受。
妈妈问弟弟:“你怎样了?”弟弟说:“哥哥轻轻打了我一下,不疼了。”
又问哥哥:“你怎样啦?〞“弟弟使劲打了我的脸,现在还很疼。〞哥哥说。
第三招:怎么办?
这一招要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替孩子解决问题,否则孩子永远都有层出不穷的问题,需要你解决。
妈妈就会问弟弟:“你使劲打了哥哥的脸,现在还很疼,你该怎么办呢?”
弟弟说:“我跟哥哥说对不起。”并转过身去说:“哥哥,对不起。”
妈妈问哥哥:“你的脸还疼吗?”“还疼。”哥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