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弟弟主动站起来,用嘴在哥哥脸上轻轻地吹了一下。
妈妈又问哥哥:“还疼吗?”“还疼。〞哥哥说。
妈妈又转向了弟弟,弟弟又站起身来,双手轻轻地摸了一下哥哥的脸。哥哥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http://imgq8.q578.com/ef/0820/ea3e9bec0cb466ea.jpg)
妈妈继续问哥哥:“弟弟要玩你的玩具,怎么办呢?”
哥哥说:“我的玩具可以给弟弟玩,但是玩了一会儿弟弟就要给我。〞弟弟点了点头。
弟弟也说:“我的玩具也可以给哥哥玩。〞
妈妈告诉他们:哥哥主动把玩具给弟弟玩,弟弟也主动把玩具给哥哥玩,这就叫做“分享”。
妈妈也可以把弟弟和哥哥的做法写下来。
比如弟弟: 道歉、吹一下、摸一下、玩具给哥哥玩、分享。
哥哥:原谅、笑了、玩具给弟弟玩、分享。
写下来的过程说明妈妈很尊重他们。
“怎么办”就是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经常把解决问题的任务交给孩子,孩子就具有了责任感。
同时对他们表现好的地方,要毫不吝啬地肯定、表扬。孩子们学会了解决问题,成为了人生的主角,他们才能更好地直面挫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这个过程是重点,哪怕他们的想法很肤浅、很稚嫩,甚至也没有把这件事情处理得完美,但是这件事情的结果和孩子人生的结果比较起来,孩子人生的结果更重要。
也就是要教会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让他们感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了什么。
这三招的核心是教会孩子怎么做,而不是替他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