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国科普日北京主会场上,有参观者在逛完“健康中国 食品安全”展区后表示:“我之前对食品添加剂很抵触,认为它们对人体有害,通过今天展览上的知识科普和工作人员的讲解,我认识到食品只要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其实不会有问题。”
2021年1月8日,中国科协科学辟谣平台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共同发布的“2020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中指出,“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零食都是不健康的”为错误观点,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会影响人体健康。不少消费者也纷纷表示“涨知识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曾表示,食品添加剂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志,越是发达的国家食品添加剂人均消费量越高。不管是食品添加剂还是任何一种物质,是否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判定标准是暴露量。
据了解,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2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等。没了抗氧化剂,食用油中保质期缩短的同时哈喇味也“呼之欲出”;不用抗结剂,食盐结块将成为常态;不点卤水(氯化镁),豆腐永远无法成型;不加乳化剂,巧克力、冰淇淋性状难以稳定……
十年来,食品添加剂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知,各种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谣言正不攻而破。甜味剂、着色剂、防腐剂等经常被消费者误解的食品添加剂正以各种形式的宣传方式进入消费者视野。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早已成为行业共识。
03
十年来,技术创新成就行业未来
食品添加剂行业企业正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董事长卢庆国介绍,过去植物提取物基本上是国外应用,中国做加工生产,现在随着中国科研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技术在世界上技术实现领先,整个规模也走在前列,未来我国有潜力实现在国内率先应用,再推广到国外。
番茄皮中的番茄红素是番茄酱的6倍,晨光生物自主研发、开创性地在番茄皮里提取番茄红素,探索“干法提取”番茄红素工艺,进行烘干方式、去籽工艺、复合溶剂提取、结晶工艺开发等试验,经过8年的探索,关键技术终于实现突破并实现产业化。2018年,晨光生物参与的“番茄加工产业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理事长杜雅正表示,2021年,全行业主要品种总产量同比增长11%,销售额增长9.4%,出口额增长8%,今年上半年依然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行业同心协力,艰苦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应该分为两部分,一是自身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二是促进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吃饱和美味,而是在追求更加营养、健康、绿色甚至更加新奇。当今食品行业的创新发展大多是通过食品添加剂和配料的创新应用来实现的,行业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通过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来推动食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科技加持下的食品添加剂行业正不断突破自我,实现成长。淘汰落后生产力、提高产品质量、提升行业整体水平……企业正不断结合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食品添加剂行业正迎来新的机遇。
文|本报实习记者 闫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