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式:给他们讲一个关于说谎有害的故事,然后再问:近来有
没有说过谎?
之后,让参加活动的学生评选自己最喜欢的处理方式。结果,91%的 学生选择了以色列式。
(P17) 虽然都以教育引导为主,但从孩子的角度而言,如果形式过于严 肃,如中国式、 日本式、韩国式,则是不愿接受的;如果过于随意,如 美国式、英国式,对自己的问题也不会当真;而巴西式、新加坡式的惩 罚又添加了新的约束; 巴西式、俄罗斯式则把问题“扩大化”; 以色列 式则以小游戏的方式让他们自己“暴露” ,挨批自然也会心服口服。 (P18)其实,对于小孩子的接受意愿也是同样的道理,要么说个正“着”, 要么从侧面“回击” ,下面的方式您的参考。
1.一针见血
情景回放:
瑶瑶是个“小馋嘴” ,在家不管是看书、休息,总是零食不断。但她只 管吃,不管收,弄得茶几、桌角、床头上随处可见包装袋、水果皮、面 包渣等垃圾。每逢此时,妈妈的“连珠炮”就来了:跟你说过多少次了, 怎么就不改呢?女孩家从小就这么乱,长大后会成什么样子;下次再这 样,就不给你买吃的了……
如此絮叨、空洞的批评,不能给孩子大脑以明显的刺激,说得越多, 孩子越会把这些话当成耳边风,接下来的行为更是我行我素。不妨千言 万语汇成一句话,直接点明孩子的具体过失、原因及改正方法。就上述 案例而言,妈妈可用一句话+一个动作来解决,如对她说:吃了零食的垃 圾要及时收拾,否则多脏啊!再顺手给她一个垃圾盒,让好行为代替坏 习惯。
2.声东击西
既然开门见山会让孩子失去面子,尤其是在公共场合,那就来个声 东击西吧——当孩子犯错时,不直接批评他,而是通过批评与他犯了同 样错的人予以警示。
有个智慧的家长就是这样处理的:
儿子小时候,我带他去打针,他看到一个小朋友打针拼命地哭,脸上
便流露出怜悯的表情。想到儿子以往打针也会哭,我便说:“这小哥哥不 乖,不勇敢。我们毛毛打针就不哭,是个勇敢的孩子。 ”儿子听到我批评 别人,也跟着批评起别人了:“就是,这个小哥哥一点都不乖,不勇敢。我 打针就不哭。 ”后来,轮到儿子打针了,他忍着痛咬着牙说“我好勇敢, 我不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