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你健康过今夏!秘诀在这里!重在养心,祛邪扶阳
饮食清淡,守住脾气;忌过食油腻、刺激、生冷食物,以保护脾胃。《内经》指出:「味淡补气,味浓耗气」,大量食用油腻、刺激食品加重胃肠负担,耗伤脾气;而过食生冷寒凉,容易导致脾阳受损,不能运化水湿,导致内湿停滞。因此宜清淡、易消化,才能养好脾胃,守住脾气。

饮食养生
适宜:草莓、枇杷、菠萝、皮蛋瘦肉粥、豆浆、小米、桑椹
立夏时节,自然界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于人体脏腑而言,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饮食宜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
时令美味多汁水果有:草莓、桑葚、枇杷、樱桃、杨梅、菠萝等;补肾助肝食物有:枸杞(滋补肝肾)、核桃(温补肾阳)、虾(补肾壮阳)、茼蒿(安心血,平补肝肾)、乌鸡(补肝肾,清虚热)、鲈鱼(补气,益肾)。
北方此时还是多风燥火,可以食用些滋阴祛火的食物如:鸭蛋、章鱼、小米粥、皮蛋瘦肉粥、豆浆。南方降雨较多,空气中湿度较大,比较容易感受湿邪,可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适当吃些辣椒、生姜开胃祛湿,也可以吃些健脾化湿的食物:红豆、薏米、白扁豆等。
少吃:油炸、红烧、苦瓜、莲子芯、苦丁茶、冰冻冷饮
另外,夏季刚开始,还不必吃太多的苦味降火,苦瓜、苦丁茶、莲子芯,最好只在有舌尖发红,有心火的时候适量吃一点即可。如果热,尽量小口喝温开水,最解渴去热。夏季吃冰冷的食物也会让脾胃很受伤。
忌吃:各种动物心脏、香菜、大蒜、生小蒜、韭菜和鸡肉同吃
《千金方》:勿令韭菜同鸡肉食,暴死者尤不可食,作内疽,生胸臆中。勿食诸物之心,勿大醉,勿食葫(大蒜),伤人神,损胆气,令人喘悸,胁肋气急。勿食生蒜(小蒜),伤人。
《金匮要略》:夏三月不可食猪心,恐死气犯我灵台耳。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夏天那么热的季节,为什么要吃这么温热的姜呢?
因为姜是吃到你肚子里面去的,夏天阳气在表,腹中虚寒,所以就要用姜来温一温。
姜性温,属于阳性药物。立夏吃姜有助人体阳气生发,符合中医“春夏养阳”的观点。立夏后吃姜可缓解酷暑带来的疲劳乏、厌食失眠等症状,同时,适量吃姜还可开胃健脾、增进食欲,防止肚腹受凉及感冒。
葱的药用价值和生姜类似,它含有挥发性葱蒜辣素,由呼吸道、汗腺、泌尿道排出时,能轻微刺激这些管道壁的分泌,从而起到发汗、祛痰、利尿的作用。
夏天略微的吃一些凉的东西,瓜果梨桃之类,会很舒服,吃到胃里,凉遍全身。
但这个舒服是暂时的,腹中虚寒,如果我们再吃那么多寒凉的东西,雪上加霜,势必伤及脾阳,使脾的运化能力变差。
立夏后人体阳气渐趋于外,新陈代谢旺盛,汗出较多,气随津散,人体阳气和津液易损。晚饭时可经常喝点粥,既能生津止渴,又能养护脾胃,可谓一举两得。
另外,还可少饮啤酒、葡萄酒等,可畅通气血、消暑解渴。
除此之外,立夏后应适量食鱼、瘦肉、蛋、奶和豆类等,以补充蛋白质;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适当搭配粗粮以均衡营养、促进消化。

运动养生
初夏,还有「百般红紫斗芳菲」的遗韵,而且也还没有炎热和闷湿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