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下图跟今天的主角没什么关系,
但笔者还是被这块“红鼠”瞬间夺走注意力——

图源:@不太稳定风格,小红书,侵删
好了,来说今天的主角,
它们跟老鼠差不多大,
看上去也非常像老鼠,
但跟老鼠其实并无太大关系,
它们是“属兔”的,
而它们的名字——鼠兔(Ochotonidae),
兔形目,鼠兔科。
而啮齿目的老鼠,
与兔形目的鼠兔连近亲都攀不上;
相反,兔形目下有两个科,
兔科和鼠兔科,
前者当然长得像兔子,
后者,则像了老鼠。

北美鼠兔
摄影:JAMES HAGER/ROBERT HARDING/CORBIS
重点来了,
鼠兔是“敏感体质”——
当然,是对气候变暖异常敏感。
比如北美鼠兔,
在温度仅超过25.5℃的时候,
对你来说,还算比较凉爽,
但对北美鼠兔来说,
却活不过两天。

北美鼠兔
因此,气候变化加剧与否,
问问鼠兔就知道了,
它们的敏感,
也帮助人类更快敲响“气候警钟”。
北美鼠兔(Ochotona princeps),美国西部高山生态圈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徒步者经常可以看到这种小动物在岩屑斜坡上忙碌地跑来跑去。如果无人靠近,它们可能会发出尖锐的叫声。

2013年一项研究发现,
北美鼠兔吃“纸”也能生存。
美国犹他大学博士Johanna Varner发布在《哺乳动物学杂志》(Journal of Mammalogy)的研究发现,北美鼠兔只吃苔藓也能茁壮成长,而哺乳动物通常不能大量食用这种低质量食物,因为苔藓80%都是纤维——鼠兔吃苔藓,就像吃纸一样。为了从苔藓中最大限度获得营养,北美鼠兔会食用自己盲肠粪便,进行二次吸收,与牛类反刍的效果相似。

动图来源:BBC
鼠兔不仅食用自己的盲肠便,也吃别人的。经过13年的研究,最近科学家终于解开了长久以来的谜团,凛冽寒冬几乎寸草不生,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会减缓新陈代谢,利用牦牛粪便补充通常的植物饮食,因为牦牛粪便中含有珍贵的、未消化的营养物质。

正在食用牦牛粪的高原鼠兔
动图来源:Dusan Boric,ScienceNews
生理学家John Speakman分析了300多只高原鼠兔的消化道内容物,发现22%的样本中含有牦牛DNA,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作为打洞高手,高原鼠兔是天然的灌溉者,让土壤变得透气、湿润。
摄影:STAFFAN WIDSTRAND, NATURE PICTURE LIBRARY

一只高原鼠兔被藏狐叼在嘴里
摄影:次丁
“鼠兔看起来像是一个个会动的小饺子,它们为了生存非常勤劳,非常努力。”丹佛动物园的社区科学协调员、科罗拉多鼠兔项目联合负责人Alex Wells说道,该项目是动物园和丹佛非营利组织落基山野生动物(Rocky Mountain Wild)之间的合作项目,旨在记录和收集有关鼠兔及其栖息地的关键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及其对鼠兔种群的生存造成何种威胁。

科罗拉多州落基山国家公园,一只北美鼠兔为躲避阳光钻进了一个凉爽的岩石洞穴。鼠兔适应了高海拔地区的冬天,对温暖的夏天特别敏感。科罗拉多鼠兔项目(Colorado Pika Project)旨在收集尽可能多的数据,以更好地保护这种当地物种。
摄影:KRISTI ODOM
它们是丝毫无法跳出自己“舒适圈”的动物——鼠兔在生理上极为适应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岩屑栖息地,因而格外容易受到气候变暖影响,如果气候变化加剧,它们会率先难以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