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三降”出现,释放啥信号?专家:“降价潮”或持续到明年
而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渐提高,生育率却在呈现出快速下滑的态势,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一共14亿人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了2.6亿人,比例高达18%,我国已经进入到了中度老龄化阶段。与老年人快速增加呈现出负向趋势的是青年人比重减少,尤其是新生人人口逐渐降低,2020年全国累计出生1200万人,再创新低。虽然早在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但是效果不如人意,只在2016年出现了短暂增加之后,随后便再次走低。
人口专家预测,如果继续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未来5年之后,年新生儿的数量或降低至1000万人以内,可以说人口警报早就已经拉响了。
人数减少,那么具备购房资格和购房能力的人同样会相应减少。与人口减少遥相呼应的是房产总量过剩,房产学者任泽平在《中国住房报告2020》指出,城市所有存量房产加起来,达到3.11亿套,户均房产保有量达到1.1套以上,可以说并不缺房子住。
第二降:土地热度下降。
2021年以来,土地集中供应机制出台,流拍率高、成交价格低成为了两大新特色,截止10月末,北京、上海、武汉等20个城市全部完成土拍收尾。在第二批已经完成土拍的22个城市中, 平均的流拍率达到了32%左右,流拍率超过40%的城市其实还有很多,例如北京、广州、杭州、长沙、合肥、沈阳都达到了40%以上,除此之外,杭州、广州、北京等热门城市现在都已经出现了冷却,二期土拍流拍率分别达到了41.5%、52.1%、60.5%。
土地降温,其实本质上还是因为央行的“3+2”限制令发挥了作用,2020年8月末,央行“三红线”出台,2021年初,央行“2上限”再次加码。分别从房企融资端和购房者融资端限制了资金继续进入楼市的可能性。而我们知道,房地产开发其实是一个高资金依赖性的活动,“3+2”限制令下,一旦资金断流了,那么土地买卖自然无计可施。所以只能减少买地的频和力度。
第三降:房子销售均价降。
2021年以来,房市表现就不如人意,虽然在2-3月份合肥、深圳、南京、成都等城市出现了部分区域“高热”的现象,然而调控再次蜂拥而至,点对点的调控模式,直接摁压住了房地产反弹的可能性。新房销售额、销售面积下滑的同时,二手房也呈现出整体性下降态势。
例如在合肥的一位业主就表示,自己买房遭遇了滑铁卢,3个月前看中一家楼盘,花了90万元购买下一套房子,在短短的30天时间内,房地产开发商就把这个楼盘的销售价格下调了接近3000元/平米,这名购房者手中的房子直接缩水20多万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已经过去的9月份,商品房销售额达到15748亿元,销售面积为16139万平方米,按照销售额除以销售面积进行计算,那么当月新房销售的平均价格为9757元/㎡,可以说新房均价已经下滑至1万元以内了,比2020年末的水平还要低(2020年新房销售均价达到9980元/平米。)
楼市“三降”出现,释放啥信号?笔者认为,买房人或迎来“好消息”,专家:“降价潮”或持续到明年。
用一句话来总结下当前的房市行情,那就是:降价潮已经到来了。
对于无房人而言,非常关注的一个点是“这一波降价潮会持续多久”,专家们给出了预估,或持续到明年。主要原因是房地产的周期性变化。回顾过去20年的房产发展史,基本表现出涨跌相间的波状前进状态,在1-2年的楼市上浮之后,会迎来1-2年的萧瑟退潮期,然后再多方积极的因素驱使下,会再次出现新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