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群 > 婴幼儿

花钱治拖延是否有必要

常驻编辑 婴幼儿 2022-12-16 灰心丧气   怒火中烧   负罪感   厌烦   消极   焦虑   认知   倾向   眼前   情绪   内心   事情   明天   自我   发生

有一则新闻,河南00后小伙专帮人治拖延症,大多是要帮忙监督减肥和备考,目前已经帮助了上万人。他说客户多数是18到30岁的学生和独居的人,主要要求监督减肥和备考,一天要设15个闹钟提醒他们“该干活了”。花钱治拖延症这件事,其实变相是看在钱的份上逼自己去立刻执行,因为不能让钱白白的花了,还没有效果。PQH拜客生活常识网

我们为什么会拖延?当某项任务让我们感受到焦虑、厌烦、挫折、压力等消极情绪时,拖延就会发生。因为这些情绪让人很不舒服,所以我们会试图逃避。结果就是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最后不了了之。PQH拜客生活常识网

正常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一项调查显示大约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拖延不等于就是拖延症。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这种行为才是拖延症。严重的拖延症才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一旦出现这种状态,需要引起重视。所以,拖延与一些认知心理呈负相关,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认知,如运用积极暗示、增加成功体验和放大优点等方法获取自信;改变完美主义,帮助拖延者分析完成任务带来的益处。增强自我效能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拖延的发生。 PQH拜客生活常识网

面对消极情绪我们的原始行为倾向便是逃避——对眼前的任务感到焦虑、挫败和厌烦时我们会想要躲开。我们会用其他开心的活动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屈服于即时的快乐,重要的事情就此拖延。但是,情绪就只是情绪,会出现,也会消失。我们不需要对它们做出反应,能做的只有接纳它们,然后继续埋头做事。记住,情绪只是“行为倾向”,即使怒火中烧,行为也可以保持冷静;即使害怕胆怯,也可以勇往直前;就算灰心丧气,也可以把任务完成。这就是克服拖延症的秘诀:觉知内心的消极想法和情绪,承认它们,接纳它们,即使受到干扰也继续完成眼前的任务。PQH拜客生活常识网

拖延症其实每个人都会有,我们还是要真正从内心渴望去做些事情,内心的力量战胜躯体从而形成真正的自律。PQH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人生低谷时必看的电影,建议收藏
  • 20句看透人心的句子,经典又现实
  • 突破自己,拒绝贫穷
  • 婀娜多姿的性感小姐姐
  • “你有完没完!”是不是所有的孩子到了青春期,都这么好赖
  • 孩子虚伪,怕黑,怕蟑螂,怕扑通扑通……
  • 这些话说出了多少孩子的心声
  • #比内卷更严重的是自我PUA#
  • 《#二十不惑#》中,姜小果为利益出卖朋友,反遭出卖?
  • 顽皮狗究竟想说什么?客观分析《最后的生还者2》剧情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